送元使君自楚移越
露冕行春向若耶,野人怀惠欲移家。
东风二月淮阴郡,唯见棠梨一树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春天戴着帽子走向若耶之地,农民们因为得到好处而想搬家。在二月的淮阴地区,只有一棵棠梨花在开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送元使君:指元代的一位地方官员。
2. 楚:古代楚国所在地,位于今湖北湖南一带。
3. 越:古代越国所在地,位于今浙江一带。
4. 露冕行春:形容官员在春天视察民情。
5. 若耶: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地区。
6. 野人:指普通的百姓。
7. 怀惠:受到恩惠。
8. 淮阴郡: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淮安一带。
9. 棠梨:一种植物,即梨。
去完善
赏析
《送元使君自楚移越》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首句“露冕行春向若耶”,描述了元使君在春天的早晨前往若耶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第二句“野人怀惠欲移家”,则表达了乡村百姓对元使君的敬仰之情,以及他们希望能在他的治理下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第三句“东风二月淮阴郡”,点明了季节和时间,以及元使君即将上任的地方。这句诗中的“东风”寓意着生机与活力,而“淮阴郡”则是一个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的地方。最后一句“唯见棠梨一树花”,则描绘了春天里的美景: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满树盛开的棠梨花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元使君的美好品质和治政理念,以及他带给百姓的福祉。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元使君自楚移越》是唐代诗人刘商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创作于公元846年,此时正值唐朝晚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刘商身为朝廷官员,目睹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状,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在创作这首诗时,刘商正好经历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曾担任京兆尹等要职,但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遭到排挤,最终被贬到地方任职。这次调任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也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坚定了他为民请命的决心。
在这一时期,刘商深刻地体会到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和民间的困苦生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在《送元使君自楚移越》一诗中,他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元使君离任的场景,表达了对他品格与政绩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未来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