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宋省斋木犀 其二

标题包含
次宋省斋木犀 其二
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 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 根析蟾宫种,诗吟茧纸题。 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公远,字叔明,号西园,又号野趣主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1195年-1264年)。 杨公远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文: 那清新脱俗的气质,犹如满庭盛开的桂花。她的娇羞如同金子般闪耀,却谦逊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拥有着月亮般的美丽,以诗歌的形式镌刻在她的心灵深处。当她摇曳生姿时,我们无需攀登上天,便能享受到这份美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颢气:指天空明朗的景象或气氛。 2. 清如许:表示十分清澈。 3. 全钟:比喻桂花浓郁的花香如同钟声一般传递四方。 4. 木犀:桂花的别名。 5. 碎金:形容桂花的黄色花朵像是散落的小金粒。 6. 羞色浅:表示桂花花色淡雅。 7. 片脑:指一小块桂花香原料。 8. 愧香低:表示桂花的香味不浓烈。 9. 根析蟾宫种:表示桂花的根部起源于月亮上的广寒宫。 10. 诗吟茧纸题:形容在洁白如玉的纸上书写赞美桂花的诗篇。 11. 折来供鼻观:意思是摘下桂花用于闻其香气。 12. 天梯:古人对登天的想象,这里表示到天堂的距离。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次宋省斋木犀 其二》是南宋诗人杨公远所作。在公元12世纪初的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宋朝被迫南渡,史称“靖康之耻”。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怀有爱国情怀,时刻盼望祖国统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杨公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他的一生并未受到重用,而是一直在地方任职,过着平淡的生活。这种人生的失意,使得他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杨公远通过对木犀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木犀花象征着忠贞、纯洁和高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与动乱的不满,以及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次宋省斋木犀 其二》是在南宋时期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由杨公远这位具有家国情怀的诗人创作的。它既展现了诗人个人的遭遇和感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和平与稳定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