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寺晚钟
山寺钟敲晚照残,僧归云暝费跻攀。
浮屠屹立巅崖顶,恰在烟岚紫翠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山寺的钟声悠然回荡,阳光渐弱,僧人归巢之际,云雾弥漫,山路险阻需艰难攀登。远望那矗立在险峻山峰上的佛塔,恰好坐落在云烟缭绕、苍翠环绕的美景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杨公远:南宋诗人,字叔明,号三峰居士。
2. 晚照:夕阳的余光。
3. 僧归:指僧人回到寺庙。
4. 云暝:昏暗的云雾。
5. 跻攀:攀登。
6. 浮屠:佛教用语,即佛塔或宝塔。
7. 巅崖:山顶与悬崖。
8. 烟岚:雾气笼罩的山林。
9. 紫翠:形容山色青紫相间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首先,诗人通过“山寺钟敲晚照残”一句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寺庙的存在。紧接着的“僧归云暝费跻攀”则体现了出家人返回到寺院的辛苦过程,同时也表达出了诗人在此间的内心感受。
然后,“浮屠屹立巅崖顶,恰在烟岚紫翠间”两句则是诗人以恢弘的视角对寺庙周围的景色进行描述,寓意着虽然身处世俗世界,但寺庙依旧保持着高尚的地位和清净的氛围。
全诗展现出一种深深的禅意和神秘感,并通过寺院的钟声、僧人的跋涉、山峰的险峻以及烟雾笼罩下的美丽景色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引人入胜的画面,不仅令人陶醉其中,更是激发了人们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烟寺晚钟是南宋诗人杨公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杨公远的人生经历丰富。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后来,他在朝廷担任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毅然辞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过上了隐居生活,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在《烟寺晚钟》创作时期,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寺庙钟声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宁静、安详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