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逢孙百篇
上才乘酒到山阴,日日成篇字字金。
镜水周回千万顷,波澜倒泻入君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才才子乘着酒意来到山阴,每日创作出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周遭的湖泊美景如镜子般清澈宽广,万千景色倒映在您的心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越中:指越州,即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2. 孙百篇:指的是唐朝著名文人孙郃,因他所作之诗众多,故有此称。
3. 山阴:是绍兴的古名之一。这里借指孙郃的家乡。
4. 镜水:指的是绍兴市内的镜湖。相传隋朝时,曾在此设立渔猎的关卡,捕捉罪犯。
去完善
赏析
《越中逢孙百篇》是唐朝诗人方干的一首赞美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孙百篇相逢的情景,以及对他才华的赞赏。
首先,诗人在第一句“上才乘酒到山阴”中,通过描述孙百篇的到达地点——山阴,以及他带着微醺的状态,展现了孙百篇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潇洒的风度。
接下来,诗人用“日日成篇字字金”来形容孙百篇的创作才华。这句话意味着孙百篇每天都有新的作品产生,而且每一个字都如同金子般珍贵。这无疑是对孙百篇极高程度的赞美。
在第三、四句“镜水周回千万顷,波澜倒泻入君心”中,诗人以镜湖的美景作为比喻,表达了孙百篇诗文创作的丰富内涵和浩渺境界。同时,“波澜倒泻入君心”也传达了诗人对孙百篇作品的深深感动和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越中逢孙百篇》是唐代诗人方干的诗作,创作于公元856年左右。在唐宣宗时期(公元847年-859年在位),方干被任命为处州幕府的参军。然而,因为官场黑暗,他并不适应这种环境,于是辞官返回了家乡。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孙百篇。
此时的唐朝社会,虽然表面繁荣,但实则暗流涌动。宦官权力过大,导致朝政腐败;地方藩镇割据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安全;与此同时,民间疾苦不断,民生凋敝。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选择远离政治中心,投身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方干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这首诗创作时,方干正游历越中(今浙江一带),在这里他遇到了孙百篇。两人志同道合,共同探讨诗文创作,抒发胸臆。方干以这首《越中逢孙百篇》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