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标题包含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约792年),字义博,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其父韦銮曾任都督府长史。 韦应物在唐玄宗时期入仕,历任洛阳丞、鄠县令、栎阳令等地方官职。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查看更多
tyra~
去完善

译文
幽静的人独自在深夜难眠,树叶纷纷扬扬地落下。寒冷的雨水使得夜色愈发阴暗,萤火虫在高阁之上飞舞。就这样坐等到天明,却仍感夏日衣裳单薄。哪里知道季节已经由盛转衰,离别中的居所更显萧条凄凉。
tyra~
去完善
释义
1. 幽人:隐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2. 寂不寐:寂静得无法入睡。 3. 木叶:树叶。 4. 纷纷落:形容树叶纷乱地落下。 5. 寒雨:寒冷的雨。 6. 暗深更:使深夜显得更加昏暗。 7. 流萤:飞舞的萤火虫。 8. 高阁:高高的楼阁。 9. 青灯:灯光青荧的油灯。 10. 晓:天明。 11. 夏衣:夏天的衣服。 12. 薄:单薄。 13. 岁方晏:指一年将尽。 14. 离居:离开居所,这里指离别友人。 15. 萧索:凄凉,冷落。
tyra~
去完善
赏析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是韦应物的一首五言诗,以深秋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独居寺庙的孤独和惆怅。首句“幽人寂不寐”写出诗人的孤寂与难以入眠的心情。接下来通过“木叶纷纷落”和“寒雨暗深更”两句描述秋天的肃杀之气。同时,“流萤度高阁”这句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但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寒冷而寂静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孤单。“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度过漫漫长夜,并因为衣物单薄而感到寒冷。结尾两句“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感受:他感到年岁的流逝和自己孤独的处境让他更加悲伤和绝望。 这首诗整体充满了悲伤、孤独的情绪,反映出诗人身处困境时的心境。尽管是在倾诉自己的遭遇,但诗人巧妙地将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心境融为一体,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tyr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至唐代宗大历年间(742-766年),此时正是安史之乱后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韦应物在青年时期曾官至尚书郎,后因故被贬为地方官员。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寺院独居的夜晚,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人们在动乱中寻求内心的安宁与慰藉。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韦应物诗歌的独特魅力。
tyr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