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少仪

标题包含
少仪
昨日登班缀柏台,更惭起草属微才。 锦窠不是寻常锦,兼向丘迟夺得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年-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末年著名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是唐玄宗时期的文部尚书,父亲也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昨日登班缀柏台:① 昨日,指过去的某一天;② 登班,登上朝堂;③ 缀,连结,这里可以理解为“陪同”;④ 柏台,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地方。整句话意为过去某天我陪同朝廷大臣们登上了朝堂。 更惭起草属微才:① 更,进一步;② 惭,惭愧;③ 起,开始;④ 草,草稿;⑤ 属,撰写;⑥ 微才,谦辞,表示自己才能不足。整句话表示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自己撰写的草稿实在才疏学浅。 锦窠不是寻常锦:① 锦窠,指的是精美的刺绣图案;② 非,不是;③ 寻常,普通;④ 锦,华丽的丝织品。整句话意味着这件精美的刺绣制品并非普通的华丽丝织品。 兼向丘迟夺得来:① 兼,同时;② 向,朝着;③ 丘迟,东晋文学家,擅长书法;④ 夺,获取;⑤ 得,得到;⑥ 来,此处为动词。整句话表示这是同时朝着丘迟的风格得到的精美绣品。
去完善
赏析
《少仪》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一首五言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一次登山经历,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谦虚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以锦窠比喻自己眼中的美景,并借此赞美了自然之美。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出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少仪》是唐代诗人司空图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时期。当时唐朝国势渐衰,朝政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司空图身为朝廷官员,对此深感忧虑,但他又无法改变现状,因此常常借诗抒发内心的感慨。 司空图生于书香门第,曾历任多个官职,但由于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多次辞官回乡。他在诗歌创作上主张“诗以明道”,强调诗歌要表现真实的生活和情感,反对形式主义。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在这首诗中,司空图通过描绘少年时期的礼仪,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他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展现了晚唐诗人特有的才情和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