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禅人请赞
学道不根,参禅莽卤。
似恁趣向乖疎,如何传灯继祖。
本禅画出人前,转见和泥合土。
就中更有些子誵讹,焦尾大虫元来是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学道不根:学习道理不寻求根本的真理或原理。这里根指根源。
参禅莽卤:参禅修行十分粗疏。莽卤意为粗鲁、疏漏。
似恁:如此这样。
趣向:追求的方向或目标。
乖疎:关系疏远、分离。这里形容禅与道的距离较远。
传灯:佛教用语,比喻传授佛法如同薪火相传,永不间断。
继祖:继承前辈的事业。
本禅人:某位僧人,此处是主语省略。
画出人前: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一种形象。
转见:反过来看到。
和泥合土:泥土调和在一起,比喻融和共处,没有分别。
就中:在其中。
更有些子:还有一些事情或情况。
誵讹:语法错误,这里形容行为不当。
焦尾大虫:意指以强欺弱的人。
元来:原来、本来。
是虎:意指本性凶残,藏有兽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本禅人请赞》是宋朝诗人释祖先所写的一首禅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本禅人”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的看法。
首句“学道不根,参禅莽卤”,指出学道之人根基不足,参禅时莽撞鲁钝。这表明了修行者在追求禅宗真理时的困难与挫败。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修行者应该放弃努力,相反,这正是修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两句“似恁趣向乖疎,如何传灯继祖”,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者能否传承禅宗思想的问题。虽然修行者在参禅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愚钝和困惑,但禅宗的精神正是在这种不断摸索与求索的过程中得以延续。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本禅人”形象的描绘。“本禅画出人前,转见和泥合土”,意味着本禅人在禅宗修行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境界,让人赞叹不已。尽管他可能仍有一些瑕疵和疑惑,但他的修行成果仍然令人敬仰。
最后两句“就中更有些子誵讹,焦尾大虫元来是虎”,则是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禅宗修行的真谛。这里的大虫指的是虎,而“焦尾大虫元来是虎”意指即使表面看似渺小、卑微的事物,其实也蕴含著伟大的力量。这与禅宗强调的内在精神境界相契合,即人人皆有佛性,无论外表如何平凡,都有可能领悟到禅宗的真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本禅人请赞》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释祖先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0年左右,正值南宋中期。在那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苦。诗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在这个特殊时期,释祖先的个人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游历四方,参禅问道,对民间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诗作多描绘出百姓生活的艰辛,以及人们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本禅人请赞》也不例外,表达了诗人对本禅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在南宋时期,佛教发展迅速,禅宗尤其受到民众的欢迎。禅僧们通过禅修和讲学,传播着佛法的智慧,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释祖先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禅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