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新命留台吴侍郎自适之作
谢病弥年叹偃床,知君灵气本无伤。
论筌自识忘筌意,失马终为得马祥。
心到不贪方是宝,物归何有即名乡。
西都老尹欢迎近,预喜遥临照席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多年的生病卧床,我知道你的灵气并没有受到影响。谈论技巧时,你会理解忘记技巧的真谛,失去的马最终会带来好运。心中没有贪婪才是珍宝,物质回归故里便是家乡。来自古都的老朋友期待你的到来,提前欢喜迎接你的光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韵律来创作新的作品。
2. 新命留台吴侍郎:新任命的留守台官吴侍郎,吴侍郎是指官职,留台是指古代帝王出巡时负责留守政务的地方官员。
3. 谢病弥年:因病而休假多年。谢病是指因疾病而推辞做官或拒绝邀请,弥年是满、足的意思。
4. 偃床:卧病在床。
5. 灵气:指天地之间的事物所产生的精气,此处可理解为禀赋和才华。
6. 论筌:谈论渔具,比喻谈论事物的方式和技巧。筌是指一种竹制的捕鱼工具。
7. 忘筌意:忘记渔具的意思,比喻抛却了事物的方式和技巧,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8. 失马:塞翁失马的故事,形容在失去中可能得到更大的幸运。
9. 心到不贪:心中无欲无求,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
10. 西都:洛阳,古代中国的一座城市。
11. 老尹:尹是指长官,这里指的是年纪较大的地方长官。
12. 照席光:照耀宴会的光芒,表示对吴侍郎的尊重和期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一首唱和诗,与吴侍郎的诗作相呼应。全诗充满了哲理和人生的感悟。首联描述了诗人自己因病卧床,感叹人生无常,同时也称赞了吴侍郎的才华。颔联则通过谈论道家的“忘筌”观念和“塞翁失马”的故事,传达出人生哲理:有些看似失去的东西,最终可能会带来好运;有些看似得到的东西,也可能并非真正需要。颈联则提醒人们要心灵纯净、不为物欲所动,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够在西都这个美好的地方与吴侍郎相聚,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和新命留台吴侍郎自适之作》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96年,正值宋朝太宗年间。
在这个时期,宋庠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务,因才学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在官场生涯中,他也曾遭受排挤和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密切,诗酒唱和之风盛行。同时,科举制度的完善也为士人提供了更多的上升空间,使得文人学士纷纷投身科举,追求功名。在这种背景下,宋庠与吴侍郎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以诗歌相互赠答,抒发各自的人生感慨。
这首诗就是宋庠在与吴侍郎唱和过程中创作的一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