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敌军听闻我军到来必定胆寒,想必他们不敢贸然交锋,只待我军在车师西门驻扎,静候胜利的捷报传来。
去完善
释义
虏骑:敌军骑兵;短兵:近战武器;车师:古国名,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一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便以恢弘的景象引人入胜,“平沙莽莽黄入天”展现了边塞的苍凉壮阔,奠定了全诗雄浑豪迈的基调。随后通过“轮台九月风夜吼”等句,生动刻画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凸显了征战的艰辛。中间部分描写敌情与唐军行动,形成鲜明对比,既渲染了紧张气氛,又彰显了唐军的英勇无畏。最后两句则寄托了诗人对胜利的信心与期待,使整首诗情感饱满,余韵悠长。全诗语言质朴刚健,意境开阔,堪称边塞诗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国力强盛,边疆时有战事。岑参当时在边塞任职,对边塞的艰苦环境与将士们的英勇豪情深有体会。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是为送别出征的汉家大将而作。诗人目睹大军西征的壮阔场景,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氛围以及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充满豪迈气概和爱国情怀的壮丽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