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怀次韵

标题包含
春怀次韵
弄晴天气半昏明,春思不如诗思新。 芳草斜阳王谢燕,落花流水晋秦人。 百年台榭几杯酒,一片笙歌九陌尘。 可笑游蜂贪酿蜜,引渠儿辈口生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石,字介翁,号紫岩,又号两溪,晚号紫岩老人、两溪道人。他是南宋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于石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根据他的诗作和画作,我们可以了解...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阳光明媚却略带昏暗,春天的思念不如诗歌带来的新鲜思绪。看那草地上阳光斑驳,如王家、谢家燕子般欢快;花瓣随着流水飘零,正如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魏晋人士。百年的繁华也不过一场大醉,笙歌吹彻,车马喧嚣,尘世的繁华如同过眼云烟。可叹的是,那忙碌的蜜蜂只知道酿造蜂蜜,却不知引得众人争抢。
去完善
释义
1. 弄晴:晴朗的天气。 2. 王谢:指东晋时豪门王氏和谢氏的并称。这里可理解为豪族贵族。 3. 晋秦:两个朝代的简称,泛指古代中国。 4. 台榭:指亭台楼阁一类的建筑。 5. 九陌:古代城市的道路。 6. 渠儿辈:乡下人。
去完善
赏析
《春怀次韵》这首诗歌以“春”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里的景物和人事,传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独特情感。首句“弄晴天气半昏明”,描述了春日晴朗却又朦胧的天气,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如“春思不如诗思新”则表达了诗人认为春天带给人的思绪不如诗歌所激发的思绪来得新颖深刻。 诗歌的后两句“芳草斜阳王谢燕,落花流水晋秦人”以传统的“王谢燕”与“晋秦人”的形象勾勒出一幅春日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的“百年台榭几杯酒,一片笙歌九陌尘”描绘出从古至今人们享受春日的方式——在古老的建筑中畅饮,聆听着大街小巷传来的乐声。 最后两句“可笑游蜂贪酿蜜,引渠儿辈口生津”则以诙谐的手法展现了蜜蜂采蜜这一自然现象,以及人们在春天里对于美食的欲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含有深沉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怀次韵》是南宋诗人于石创作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44年,此时正处于南宋末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一年里,于石的官职为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 与此同时,南宋末年也是国家局势动荡的时期,金朝的侵略和国内政治斗争使得民生疾苦愈发严重。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于石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这首诗中,于石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用“春怀”二字寓意着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境,百姓能够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