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吟
建安天下如溃瓜,一榻之外非吾家。
黄屋飘飖定何许,龙为鱼兮鼠为虎。
老瞒持力敢欺天,朵颐汉鼎方垂涎。
紫髯将军一攘臂,控荆引越三千里。
慷慨山东大耳儿,南飞乌鹊栖无枝。
草庐一语君臣契,目中久已无吴魏。
堂堂大义凛不磨,灵关剑阁争嵯峨。
昨夜西南一星落,六尺之孤竟谁托。
渭水旌旗归故都,江上空存八阵图。
抱膝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谁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建立安定的世界中,四方如同熟透的瓜破裂。除了床榻之外的任何地方都不是我的家园。
那黄莺般的皇帝如今在哪?我们就像鱼儿与老鼠般彼此戏耍。
狡猾的老贼试图欺骗天地,对大汉的权位跃跃欲试。
那位紫髯的将军伸展手臂,把荆、越两地控制在手中。
慷慨激昂的山东大耳儿,南飞的无枝可依的乌鹊。
诸葛亮在草庐里一言片语就奠定了君臣之间的默契,眼中早已没有吴魏之分。
坚定不移的义气,无论何时都闪耀光芒。古今多少英雄豪杰,都在争夺这坚定的信念。
昨天晚上一颗星星在西南方向陨落,这英勇的年轻人究竟托付给了谁?
渭水边的旗帜引导我们回到古都,大江上空还保留着八阵图的痕迹。
抱着膝盖唱出出师表的旋律,苍老的古柏在风中为谁守候?
去完善
释义
1. 建安:地名,位于今江苏邳州。这里指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的局势。
2. 一榻之外非吾家:形容当时的战乱形势。一榻之外,即指离家不远的地方。
3. 黄屋飘飖定何许:黄屋,皇帝的车驾。飘飖,形容飘荡不定。这句意为皇帝的行踪难以捉摸。
4. 老瞒持力敢欺天:老瞒,对曹操的贬称。持力,凭借强大的实力。这句讽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
5. 朵颐汉鼎方垂涎:朵颐,咀嚼食物。汉鼎,象征汉朝江山。垂涎,形容贪婪的样子。这句描绘了曹操企图吞并汉朝江山的野心。
6. 紫髯将军一攘臂:紫髯将军,指孙权。攘臂,举臂示意。这句描述孙权在江东起兵对抗曹操的情景。
7. 控荆引越三千里:控荆,控制荆州。引越,吸引越地的人马。这句形容孙权的势力范围。
8. 慷慨山东大耳儿:山东,古地区名,泛指黄河流域地区。大耳儿,指刘备。这句赞扬刘备的英勇形象。
9. 南飞乌鹊栖无枝:乌鹊,乌鸦和喜鹊。这句形容刘备在南方漂泊的境况。
10. 草庐一语君臣契:草庐,茅屋,这里指诸葛亮所在的卧龙岗。一语,一句话。君臣契,君臣之间的默契。这句描绘刘备与诸葛亮相遇的场景。
11. 目中久已无吴魏:这句表示刘备和诸葛亮眼中早已不把吴国和魏国放在眼里。
12. 堂堂大义凛不磨:堂堂,形容正义感强烈。凛不磨,形容不可磨灭。这句赞美刘备和诸葛亮坚持正义的决心。
13. 灵关剑阁争嵯峨:灵关,古关隘名。剑阁,四川剑门关。嵯峨,形容山势险峻。这句描绘蜀汉的防御体系。
14. 昨夜西南一星落:这句指诸葛亮去世的消息。
15. 六尺之孤竟谁托:六尺之孤,指刘备的儿子刘禅。托,托付。这句担忧刘备死后,蜀汉无人支撑。
16. 渭水旌旗归故都:渭水,黄河支流。这句形容蜀军撤退的场景。
17. 江上空存八阵图:八阵图,古代兵法阵型。这句表示战争过后,战场上的痕迹已经消失。
18. 抱膝长歌出师表:抱膝,古人席地而坐的姿势。长歌,放声歌唱。出师表,诸葛亮北伐前写给刘禅的上表。这句形容人们缅怀诸葛亮的心情。
19. 古柏苍苍为谁老:古柏,古老的柏树。这句表达对诸葛亮逝世的悲痛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古诗。诗中提到了曹操、刘备等历史人物。诗人以“溃瓜”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混乱局面,并通过“黄屋飘飖”等词句表达了各势力争夺天下的景象。随后,诗中提到了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以及他们的雄心壮志。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感慨英雄们虽然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伟业仍然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英雄的敬意和对历史规律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梁父吟》是明代诗人于石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疾苦深重,于石在此背景下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绘民间困苦生活的诗歌。
在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政治腐败、民生凋敝,于石的生平遭遇也颇堪唏嘘。他曾历任御史、尚书等职,但因直言敢谏,多次受到贬谪,一生沉浮宦海,历尽沧桑。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民间的苦难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在那个时代,由于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农民生活困苦,流离失所,甚至卖儿鬻女以度难关。于石目睹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平,于是将这种情绪融入诗篇之中,借《梁父吟》一诗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