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汪士洪
昔日杜小姪,中年马少游。
不知身外事,祇觉鬓边秋。
有子三株柳,同公荒草邱。
梅溪一夜雪,片片逐寒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杜小姪,中年马少游。这句意思是:过去是杜小姪的年龄,现在是马少游的中年时期。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感慨。
不知身外事,祇觉鬓边秋。这句意思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衰老,只觉得鬓角的白发渐渐增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体变化的察觉和对时光的感叹。
有子三株柳,同公荒草邱。这句意思是:有三棵柳树作为我的孩子,它们与我共同度过荒草丛生的岁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梅溪一夜雪,片片逐寒流。这句意思是:梅溪边的雪一夜就覆盖了大地,每一片雪花都在寒冷的空气中飘荡。这句话描绘了冬天雪景的美丽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杜小姪:杜是指唐朝诗人杜甫,小姪是对晚辈的亲切称呼。这里指的是许月卿把汪士洪比作杜甫,表示他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
2. 马少游:马是指汉朝文学家司马迁,少游是对他的敬称。这里同样指汪士洪,意为他具有司马迁那样的文学才华。
3. 身外事:指与个人生活无关的事情,也就是世俗琐事。
4. 祇:古同“只”,仅;唯。
5. 鬓边秋:形容头发变白,比喻年纪变老。
6. 三株柳:是古代柳树的名种,形容汪士洪的三个儿子。
7. 同公:这里的“同公”是对汪士洪的尊称。
8. 荒草邱:指墓地,意味着汪士洪已经去世。
9. 梅溪:指的是梅花盛开的地方,即汪士洪的家乡。
10. 寒流:寒冷的风,这里用来比喻对汪士洪去世的悲痛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通过对比诗人与逝去的朋友汪士洪的生平和境遇,表达出对朋友的哀悼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昔日杜小姪,中年马少游”,以杜甫和马少游为例,比喻诗人自己与汪士洪的命运。杜甫一生困顿,而马少游则在中年时期便退隐田园,这里暗示了汪士洪的人生遭遇。
颔联“不知身外事,祇觉鬓边秋”,描述了汪士洪在离世前的心态:他似乎并不关心世间琐事,只是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颈联“有子三株柳,同公荒草邱”,指出汪士洪的遗愿得到了实现,他的儿子如同柳树一样茁壮成长,但也暗示了汪士洪的离去给家庭带来的哀痛。
尾联“梅溪一夜雪,片片逐寒流”,以雪喻指汪士洪的生命终结,表达了诗人对汪士洪的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汪士洪》是南宋诗人许月卿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这首诗歌颂了汪士洪的人品和才学,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悼念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社会矛盾激化。许月卿作为南宋文人,对国家命运有着深深的忧虑。在此背景下,他与汪士洪成为了挚友,共同探讨学问,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然而,天妒英才,汪士洪不幸早逝,这让许月卿倍感悲痛,遂作此诗以寄托哀思。
在创作时间内,许月卿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一度仕宦,但因时局不稳而辞官归隐。在这段时间里,他与汪士洪结识并成为挚友,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汪士洪的离世让许月卿深感痛惜,也使他更加坚定了退隐的决心。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金兵南下,民族矛盾尖锐。许月卿作为一名文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使他投身于抗金斗争。他与汪士洪等人的交往,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文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