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湘浦有怀

标题包含
湘浦有怀
鸿雁哀哀背朔方,余霞倒影画潇湘。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 鬼树夜分千炬火,渔舟朝巷一蓬霜。 侬家本是持竿者,为爱明时入帝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飞翔的大雁悲伤地飞向北方,晚霞映照在潇湘水面留下美丽的倒影。水边的小草在春天的波浪中显得忧郁,古老渡口的花朵在夕阳下依靠。夜晚时分,鬼树被千盏灯火照亮,清晨的渔船上覆满了白霜。我的家本来是在钓鱼的乡下地方,却因为喜爱光明的时代来到了繁华的城市。
去完善
释义
1. 朔方:北方。这里指大雁南飞的方向。 2. 潇湘:湖南省潇水和湘江的并称。这里用来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3. 长汀:水边平地。这里指河边。 4. 鬼树:迷信认为,夜间因风吹摇晃而显得恐怖的树。这里用来表现夜晚的神秘气氛。 5. 渔舟:渔船。这里用来描绘渔人捕鱼的生活场景。 6. 侬家:我,自指。 7. 持竿者:渔夫。这里指诗人自己。 8. 爱:热爱。 9.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10. 帝乡: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去完善
赏析
《湘浦有怀》是唐代诗人李咸用创作的一首描绘湘江岸边景色的诗。首联以鸿雁南飞、余霞倒影等景象展现潇湘风光,给人以凄清之感;颔联以长汀细草、古渡寒花等物象描绘出春天的寂寥与悲伤;颈联通过“鬼树”的火光和渔舟的晨霜展现出夜幕降临后的江畔景象;尾联则以诗人自己本为渔民,却因向往繁华盛世而离开故乡前往帝京的故事作为结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湘江岸边的美景,同时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湘浦有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以他深厚的才情和开阔的视野来描绘湘江的景色以及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推断为唐朝晚期,大约在公元870年至900年之间。这一时期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在李咸用的生涯中,他曾多次游历湖南等地,这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在湖南时,对当地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湘浦有怀》这首诗歌。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咸用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唐朝晚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种环境下,诗人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对湘江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