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台李守
天台罹洚水,平陆几成渊。
经理阅再禩,民瘼犹未痊。
将令田里安,须得牧守贤。
畴咨能俾乂,佥曰蓬莱仙。
君侯宽且明,履节金石坚。
吏事素精敏,公心无党偏。
分符膺重寄,为政将奚先。
租赋盍蠲减,狱讼无淹延。
奸黠须禁戢,阨穷当悯怜。
庶销愁叹声,播作谣颂传。
使华闻有命,丹书下日边。
复使兹郡民,鼓舞戴二天。
政成彻丹扆,驿召归甘泉。
嗟予十载间,稠叠同班联。
学馆暨郎省,昕夕相周旋。
喜君驾朱轓,恨我违英躔。
同寅举饯觞,佳句联华牋。
枯肠强搜索,缀缉仅成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台上遭遇洪水,平地几乎变成了深渊。经过了两次人口普查,百姓的疾苦仍未得到缓解。要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必须得到贤明的领导。大家都在寻求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蓬莱的仙人。这位领导既宽容又明智,他的道德如同金石般坚定。他擅长处理公务,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他肩负着重任,治理政务首先要考虑什么?应该减免税收和诉讼不要拖延。对于不诚实的人要加以管制,对于贫困的人要给予同情和帮助。这样或许可以消除人们的哀叹声,使其传播成为歌功颂德的美谈。如果我们的行为受到朝廷的认可,那将会传遍天下。这将使得此地的百姓感激涕零,我们也将因此名誉而归。在十年之间,我们在学校和官员们的相处中度过。很高兴见到你的到来,可惜我即将离开。同事们为我践行,用美好的诗句告别。搜肠刮肚勉强凑成这篇文章,以此作为我们友谊的纪念。
去完善
释义
《送天台李守》是宋代诗人许应龙送给即将赴任天台的友人李守的一首诗。下面是词句注释:
1. 天台:地名,位于浙江省东中部。
2. 罹:遭受,这里是遭受洪水的意思。
3. 洚水:大洪水,这里是比喻严重的洪涝灾情。
4. 平陆:平坦的陆地,这里指天台地区。
5. 几:几乎,差不多。
6. 成渊:成为深渊,形容洪涝严重,水位高。
7. 经理:治理,管理。
8. 阅:经历,度过。
9. 再禩:八年的意思,古代八年称为一禩。
10. 民瘼:民间的痛苦,这里指百姓面临的困难。
11. 须得:需要得到,必须得到。
12. 牧守: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里指李守。
13. 畴咨:征求意见,访求贤人。
14. 俾乂:治理国家,使国家太平的意思。
15. 佥曰:大家都说,都表示同意的意思。
16. 蓬莱仙:指李守,比喻他有着神仙般的能力和智慧。
17. 君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里指李守。
18. 宽且明:宽容而又明智。
19. 履节:执行法令,遵守礼节。
20. 金石坚:像金石一样坚定,形容坚定不移的品质。
21. 吏事:处理政务,管理公务。
22. 素精敏:一向精明敏锐。
23. 公心:公正无私之心。
24. 无党偏:没有偏向和私心。
25. 分符:古代官员受职时,天子授以符节,这里指接受任命。
26. 膺:接受,承受。
27. 为政将奚先:治理政事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
28. 盍:何不,表示建议或请求。
29. 蠲减:减免,减轻负担。
30. 狱讼:诉讼案件。
31. 无淹延:不要拖延,及时处理。
32. 奸黠:狡猾的坏人。
33. 须禁戢:需要禁止和制止。
34. 阨穷:困厄,困难。
35. 当悯怜:应该同情和帮助。
36. 庶:希望,但愿。
37. 愁叹声:老百姓的忧愁叹息之声。
38. 播作:传播,散布。
39. 谣颂传:民间歌谣和颂扬的传闻。
40. 使华:出使的使者,这里指朝廷派遣的使者。
41. 有命:有所命令,有所指示。
42. 丹书:皇帝的诏书。
43. 日边:太阳旁边,这里指皇帝身边。
44. 复使:再次派遣。
45. 兹郡:这个郡,这里指天台。
46. 鼓舞:激励,鼓舞人心。
47. 戴二天:敬仰天地,表示对皇帝的忠诚。
48. 政成:政治成就,治理成果。
49. 彻丹扆: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
50. 驿召:驿站召回,指皇帝召见。
51. 甘泉:西汉都城长安附近的甘泉山,汉武帝在那里兴建了甘泉宫,这里借指京城。
52. 嗟予:感叹自己。
53. 十载间:十年间。
54. 稠叠:密集重叠,这里形容人际关系密切。
55. 同班联:同一个班级的同学。
56. 学馆:学校,书院。
57. 暨:和,与。
58. 昕夕:朝夕,日夜。
59. 周旋:交往,交际。
60. 喜君驾朱轓:喜欢看到你乘坐红色的车子,这里是祝贺友人上任的意思。
61. 恨我违英躔:遗憾我自己离开了美好的仕途。
62. 同寅:同事,同僚。
63. 举饯觞:举行送别酒宴。
64. 佳句联华笺:写下优美的诗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65. 缀缉:连接,组合。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送别友人赴任台州知州的诗。诗人通过对台州遭受洪水灾害的描述,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人对即将上任的李守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关注民生、减轻赋税、公正审判、关心弱势群体等,从而赢得民众的尊敬和爱戴。最后,诗人通过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惜别之情,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朋友的期许。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民生和友情的关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送天台李守》是宋朝诗人许应龙的作品。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对友人在新的任地上有所作为的期许。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公元960年左右的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北宋时期,政局相对稳定。然而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由于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刚刚结束,许多地区需要整顿和建设。许应龙作为文人墨客,对这些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理解。
许应龙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他在文学、史学等领域都有一定的成就。曾担任过国子博士、史馆编修等职。他的一生主要在朝为官,见识过许多民生疾苦和社会问题。然而,他的好友李守即将前往天台县担任县令,因此,他在诗中表达出自己对友人的牵挂和不舍,同时也对李守在新职位上有所作为寄予厚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