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吴仲俊
背人春事水趁东,浅紫深红次第空。
宿霭未干桑叶雨,薄罗初试楝花风。
诗联锻炼微吟里,豪气施行半醉中。
此去相逢堪几度,别怀作恶老来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光易逝随水而去,花朵由深红转为浅紫直至凋谢。
夜里霜气未消,晨间的桑叶仍带湿气;初夏时楝花飞舞,人们换上薄薄的罗衣。
诗句中的字句在磨练中成长,豪气却在醉酒之中爆发。
世间悲欢离合难以预测,别离之苦随着年龄增长愈发感同身受。
去完善
释义
《别吴仲俊》注释如下:
1. 吴仲俊:古代诗人朋友的名字。
2. 背人春事:形容春天悄然离去。
3. 水趁东:水流顺势向东流。
4. 浅紫深红:指花朵的色泽。
5. 次第空:指花朵渐渐凋谢。
6. 宿霭:夜间的雾气。
7. 桑叶雨:代指春雨。
8. 薄罗初试楝花风:指穿上了轻薄的衣物,开始感受春天的气息。
9. 诗联锻炼:诗句的锤炼过程。
10. 微吟里:轻声吟诵之时。
11. 豪气施行:表现出豪迈之气概。
12. 半醉中:在半醉的状态下。
13. 相逢堪几度:还能再见面几次呢?
14. 别怀作恶:分别时的心情非常沉重。
15. 老来同:年老的滋味是一样的。
去完善
赏析
《别吴仲俊》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离别时的感伤之情。首联通过描述春天水流、花朵凋零的景象,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避免。颔联则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清新与宁静,以及春天微风轻拂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气氛。
颈联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鼓励,希望他们能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同时也能保持豪放之气,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尾联则以感慨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年老时再度相聚的热切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吴仲俊》是南宋诗人吴锡畴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时值金人入侵,国家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之际。吴锡畴,字元伦,号竹洲,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他的父亲吴诚是一位著名的将领,因抗金而英勇战死。在这样的背景下,吴锡畴成为了一位积极主张抗金的文人。
吴锡畴的挚友吴仲俊即将离开家乡,远赴前线。两人临别之际,吴锡畴写下了这首《别吴仲俊》,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抗金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之情,以及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平安归来的殷切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