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枕
三尺焦桐称醉眠,邯郸底用遇囘仙。
梦中髣髴闻流水,元是山间响瀑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汉语中,"三尺焦桐"指的是古琴,"邯郸"是一个地名,"迴仙"指的是神仙。
这句话的现代白话文翻译如下:
在梦中仿佛听到流水的声音,原来是从山间的瀑布泉发出的声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焦桐:指优质的古琴,以焦桐木制成的琴。
2. 三尺:表示古琴的长度。
3. 邯郸:古代赵国国都,今河北省邯郸市。
4. 迴仙:古人称仙人能飞来飞去,故曰“迴仙”。
5. 髣髴:同“仿佛”,似乎、好像之意。
6. 元是:原来是。
去完善
赏析
《琴枕》描绘了一幅古朴的画面,将古琴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寓意着远离尘世纷扰,享受宁静致远的生活意境。诗人以“三尺焦桐”象征古琴,通过“称醉眠”表现了诗人在音乐中陶醉忘我的状态,而“邯郸底用遇廻仙”一句则暗示了诗人对于仙境的美好向往。接下来的诗句“梦中髣髴闻流水,元是山间响瀑泉”进一步展现了这种向往,通过梦中的流水声与山间瀑布的对照,揭示了自然之美和心灵之美的契合。全诗韵味悠长,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琴枕》是南宋诗人吴锡畴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抚琴抒怀的情感。吴锡畴生于南宋末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的时期,然而他身处江湖之远,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将诗意寄寓在琴声之中。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与友人相交,以诗相赠,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情怀。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又寓含着对世事纷扰的感慨。而这一切都凝聚在诗中的“几时归去”的问句之中,使得诗歌更添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