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标题包含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初名刘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被誉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刘克庄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查看更多
sunsunsun
去完善

译文
深夜里,诗人束起一束麻绳,急行十多里路程。他带着装满诗作的包裹,却丢掉了衣物。天气寒冷,道路湿滑,马蹄僵硬。原来是王郎前来送别刘郎。 酒意正浓时,诗人谈论起文章之美。邻居听得惊讶无比,连他们家的围墙都似乎要倾倒。诗人沉醉在文学的魅力之中,一旁的人见状鼓掌大笑,称其疏狂。这样的狂放又有何不可呢?
sunsunsun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一剪梅:词牌名。 2. 广东:指宋代广南东路,今广东省一带。 3. 束缊宵行:指用破布捆着火把走夜路。 4. 十里强:勉强走上十里。 5. 王郎:指王古直。 6. 刘郎:指作者自己,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 7. 元是:原是。 8. 酒酣耳热:形容喝酒喝得正开心。 9. 惊倒邻墙:指说话声音太大,吓得邻居都跑了过来。 10. 推倒胡床:指聊得太投入,把椅子都推倒了。 11. 疏狂:不拘小节,放纵不羁。
sunsunsun
去完善
赏析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是一首描绘友人在寒冬中送别词人的场景,表达出友谊深厚的情感。“束缊宵行十里强”表明词人即将离别,挑着诗囊,却抛弃了其他衣物。“天寒路滑马蹄僵”写出环境的艰苦与前行的困难,更体现出离别的沉重。接下来的“元是王郎,来送刘郎”点明了友人相送的主题。 下阕中“酒酣耳热说文章”表现了词人与友人交谈的情景。谈论文章的兴奋使得他们似乎“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最后两句“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表现出他们的不拘小节和豪放潇洒。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与其友人的真挚感情,同时也展现了南宋士人的人格魅力与生活态度。
sunsunsu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28年。此时,刘克庄正遭贬谪,心情沉郁。他受到史弥远势力的打击,被贬为广东路广南市舶司干办。这首词正是在赴任之际,朋友为他饯行的夜晚创作的。 在南宋这个特殊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复杂,战乱频繁。刘克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苦难深感忧虑。然而,他在政治上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这种人生际遇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在这首词中,刘克庄通过对酒筵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他也通过"白发多时故人少"这一句,暗示了自己年老体衰的现实以及知己难求的无奈。这种复杂的心境,正是他在南宋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所经历的种种人生挫折的体现。
sunsunsu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