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入蜀先寄青城张遨先生

标题包含
入蜀先寄青城张遨先生
逾年青社得徘徊,一日皇华下诏催。 蜀道五千驰驿去,秦关百二拂云开。 不同参政初时入,也似尚书两度来。 到日先生应笑我,白头犹自走尘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青少年时期多次彷徨摸索,终于有一天受到皇帝的召唤。就像骑着马跑了五千里,来到被白云环绕的秦关。虽然没有参与朝政,但曾两次担任尚书职务。到了那天,先生应该会嘲笑我还满头白发的奔波忙碌吧。
去完善
释义
1. 逾年:超过一年。 2. 青社:指四川。 3. 皇华:即皇家使者。这里指皇帝派遣的使者。 4. 秦关:指函谷关。古时的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号称“秦关百二”。 5. 参政:指当时的参知政事(相当于现在的副宰相)。 6. 尚书:指赵抃曾两次担任尚书一职。 7. 笑我:嘲笑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的赵抃,这是一首抒写旅途中的感受和思乡的诗歌。诗人从第一句“逾年青社得徘徊”开始就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一日皇华下诏催”来表达自己奉旨入蜀的心情。接下来,诗人用“蜀道五千驰驿去,秦关百二拂云开”描绘出蜀道的艰险和壮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对国家忠诚的象征。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两次入蜀经历,表现出自己虽然年老但依旧坚持理想的决心。最后一句“到日先生应笑我,白头犹自走尘埃”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激励,既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又充满了坚定的信心。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公元998年,诗人在入蜀途中创作了这首《入蜀先寄青城张遨先生》。 此时赵抃正经历人生的重要阶段。他刚完成科举考试,成绩突出,受到皇帝和朝廷的重用。然而,他并没有因为成功而沾沾自喜,反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他的忧虑主要源于对儒家理想的坚守和对现实社会的深深担忧。在当时,北宋王朝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但社会矛盾依然严重,贫富差距加大,官僚腐败问题凸显。这使得赵抃决心为国家治理尽一份力,以求改变社会现状。 诗人创作这首诗时,正是他离开家乡,踏上政治征程之际。他怀着理想与信念,毅然投入到国家治理的洪流之中。在入蜀途中,他心怀感激之情,向恩师张遨表达了敬意与敬仰。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