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纵横颠木犹在意不能释再用壁间旧韵
风肓木蠧堕瑶林,狼籍千竿翠碧阴。
凭仗邻翁好收拾,尽教裁作凤皇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吹过的竹林,朽木掉落在了美丽的瑶池旁,满地狼藉,只剩下一地的翠绿。但愿邻居的长者能好好整理收拾,让这些竹子都能被制成凤凰吟唱的歌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琅玕纵横:指竹子生长繁茂的样子。琅玕,本指玉石,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的质地。
2. 颠木:即竹根。
3. 意不能释:意为心中有所牵挂,难以忘怀。
4. 再用壁间旧韵:指重复使用墙壁上的旧诗歌韵律。
5. 风肓木蠧堕瑶林:风吹过竹林,竹子因虫蛀而倒下,散落一地。
6. 狼籍千竿翠碧阴:竹子倒下的景象。
7. 凭仗邻翁好收拾:希望邻居能帮忙收拾整理。
8. 尽教裁作凤皇吟:全都用来创作凤凰般的诗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风肓木蠧堕瑶林,狼籍千竿翠碧阴”描绘了风木凋零、翠竹狼藉的场景,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萧瑟和无奈。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悲观的情绪中,而是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期待“邻翁”将这残败的竹子收拾整理,剪制成能像凤凰般吟唱的诗篇。
从诗的字面意义来看,诗人是以物喻人,以竹子的兴衰暗示人生的起起落落。尽管生活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地面对并寻求解决之道,就能如同凤凰般涅槃重生,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琅玕纵横颠木犹在意不能释再用壁间旧韵》,作者是廖刚。创作时间是宋朝时期,具体年份未详。廖刚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官员,正直无私,曾任御史中丞、尚书右仆射等职,因其廉洁奉公的作风和卓越的才干而受到朝廷和百姓的敬重。
在那个时代,宋金对峙局势紧张,然而内部宦官外戚权势争斗亦愈演愈烈。诗人虽身在庙堂之上,心系家国天下,在诗中传达出对朝廷内外时局的忧虑之情。另一方面,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个人幽怀,从而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身披重望的文人风范。这首古诗充分展示了廖刚作为一代英才的个人风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历史环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