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贤女铺
世上男儿半可羞,贞姿谁欲遣随流。
百年负愧生何益,一诺难酬死即休。
明月碧溪长共洁,孤云落日自含愁。
悬知万古悲行客,不待亭皋木叶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世界上,有半数男子值得羞耻,他们缺少坚定的贞操态度和价值观。而那些有坚定贞操、不受世俗影响的男子却很少有人理解并跟随他们的脚步。他们的一生背负着莫大的愧疚和责任,但从不抱怨,哪怕生命的终结也无法改变他们对承诺的坚持。就像那明朗的月光洒在清澈的溪流中,孤单的白云与落日的余晖相互映衬,满怀愁绪。人们应该意识到,这样值得敬仰的男子是值得永远怀念的,就像悲伤的旅人等待着亭子旁的树木的叶子在秋天里飘落一样,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
去完善
释义
"明月碧溪长共洁, 孤云落日自含愁"的注释:这句诗中,“明月碧溪”指美好的环境,象征着女子的高洁品质;“孤云落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惜别之情和对女子的思念。
去完善
赏析
《题贤女铺》廖刚此诗通过对女子贞洁品质的赞美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诚信、气节的深刻认知。首联提出“世上男儿半可羞”,以夸张的语气反讽现实社会中男性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虚伪现象,进而引出“贞姿谁欲遣随流”的问题,展现对女性贞洁品质的追求。颔联通过描述男子失信于人而死去,凸显了诚信的重要性和生命的价值。颈联则运用自然景象的象征意义,表达出纯洁美好的理想境界和孤寂愁苦的思绪。尾联则以“悬知万古悲行客,不待亭皋木叶秋”的诗句,强调世人需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高尚品格,即使面临困境也要有坚定的信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从多角度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富有哲理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贤女铺》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人廖刚的作品,创作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这一时期,正值北宋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外患日益加剧。
廖刚作为朝廷官员,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贤良女子的赞美,认为贤良女子是国家的栋梁,应该得到尊重和礼遇。这首诗反映了廖刚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此外,廖刚在这个时期也经历了一些人生波折。他曾因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触怒了权臣,被贬到地方任职。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关心。在《题贤女铺》一诗中,我们看到了廖刚的壮志雄心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