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山庵

标题包含
题山庵
桃花樱花红雨零,桑钱榆钱草色青。 昌条脉脉暖烟路,膏壤辉辉寒食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洋,字元渤,号观海居士,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在科举考试中,王洋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国子监直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桃花和樱花纷纷落下如红雨,桑树和榆树的叶子显出浓浓的绿色。 春天的小径上烟雾弥漫,阳光温暖;土壤肥沃的池塘边,寒食时节草木郁郁葱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庵:山间的小庙或小尼姑庵。 2. 樱花:又称樱花树,原产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后来传入日本。这里的“红雨”指樱花的花瓣如雨般飘落。 3. 桑钱榆钱:桑树的果实叫桑椹,榆树的果实叫榆荚,都俗称“钱儿”,这里用“桑钱榆钱”来比喻绿色的果实累累。 4. 昌条:即杨柳枝条。 5. 膏壤:肥沃的土地。 6. 寒食汀:寒食节时的水边草地。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桃花樱花红雨零,桑钱榆钱草色青”中,诗人以桃花和樱花为主要描写对象,描绘出一幅凋零与生机共存的画面。红雨即落花如雨的意象,用以形容花朵凋谢之景;桑钱榆钱是春日树木新生的叶子,寓意着生命的力量。两句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自然界的无穷生命力和变幻无常。 颔联“昌条脉脉暖烟路,膏壤辉辉寒食汀”则转向山间景色,通过对昌条(一种灌木)和膏壤(肥沃的土地)的描绘,进一步展现大自然的美好。脉脉一词赋予昌条以深情款款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热爱之情;而膏壤的光辉则象征着土地的丰饶和希望。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到来,这里用寒食汀来表示春天已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山庵》是南宋诗人王洋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45年。当时正值金国南侵、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的动荡时期。 诗人在这一时期历经了宦海沉浮,曾在北宋末年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金兵南下被迫弃职回乡。南宋建立后,他又被任命为官员,后因与权臣秦桧不合被贬谪至福建漳州。在漳州的这段时间,王洋游历山水,写下不少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 《题山庵》就是在这段时间创作的。诗中通过对山庵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在面对国家危亡时的一种心态,即逃避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无奈之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