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几共查梨到雪霜。
一经题品便生光。
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
含滋嚼句齿牙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口中咀嚼着甘甜的果肉,连牙齿都仿佛沾染了香气。

去完善
释义
北客:指北方来的客人;南金:南方珍贵之物,这里代指查梨等南方水果。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查梨等果实为主题,上片写查梨历经风霜却独具风采,借“木奴”一句暗喻人情冷暖、世事难料。下片则通过“北客”与“南金”的对比,展现南北文化的差异,同时流露出作者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喜悦。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真挚,既体现了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也折射出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结尾“含滋嚼句齿牙香”更是将味觉体验与文学创作巧妙结合,余韵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词作。此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086年,正值北宋中期。在这一年,苏轼在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后,被任命为尚书省礼部郎中,开始了他短暂的政治生涯。
这个时期,北宋朝廷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困境。内部,党争激烈,新党、旧党势力错综复杂;外部,边境不安,与西夏、辽国的关系紧张。在这种背景下,苏轼一方面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另一方面也对个人的政治前途感到迷茫。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词中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和人生哲学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通过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苏轼呼吁人们珍惜当下,把握生命中每一个美好的时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