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白丈人
昔时丈人鬓发白,千年松下锄茯苓。
今来见此松树死,丈人斩新鬓发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有位老者头发已经花白,在千年的松树下挖掘茯苓。现在见到这棵松树已死,而那位老者却焕发新颜,满头黑发。
去完善
释义
昔时丈人鬓发白:描述过去这位姓白的老人头发已经变白。
千年松下锄茯苓:在一棵古老的松树下采挖茯苓这种中药材。
今来见此松树死:现在看到的这棵松树已经枯死。
丈人斩新鬓发青:形容白发的老者如今重新长出黑发,焕发了新生。
去完善
赏析
《柬白丈人》徐凝这首诗意境悠远,抒发了人生无常、岁月沧桑的感慨。诗中以昔日与现今的场景对比,表现了世事变幻、生命轮回的主题。首句“昔时丈人鬓发白”描绘出一幅白发苍苍的老者形象,他曾在千年的古松下挖掘茯苓。第二句“千年松下锄茯苓”则突显了老者的经历悠久和岁月的沉淀。接下来的两句“今来见此松树死,丈人斩新鬓发青”则为转折,诗人发现曾经的那棵松树已枯死,而那位老者却已重焕青春,头发变得乌黑。整首诗借松树的变化寓示人生的起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柬白丈人》是唐代诗人徐凝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00年至810年之间,此时正是唐朝的晚唐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年代,他们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切。
徐凝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家族世代为官,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上层社会的各种人物和事件。然而,他也看到了这个繁华盛世背后的种种弊端,这使他产生了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柬白丈人》。
在这首诗中,徐凝以白丈人为对象,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感慨。他以白丈人的身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官场的腐败、贫富的差距等。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这首诗成为了晚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