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侍禁
塞上青云暗,天涯碧草微。
人情殊念远,客意自怀归。
孤宦甘循默,亨涂会奋飞。
田游如入蜀,肯鸟亦庭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云层在远处消失,草原上的草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在远方常常想起自己的亲友。游客们在旅途中,心中思念着回家。官员们孤独地守着自己的职责,希望有一天能够展翅高飞。游历四方的人好像进入了四川一般,他们看见鸟儿回到了家园,也渴望着自己能回到亲人身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塞上:指边塞地区,此处借指边疆。
2. 青云:高空中的白云,象征高远之志或高贵地位。
3. 天涯:天边的意思,此处泛指离家乡很远的他乡。
4. 碧草:绿色的草,这里指春天的景象。
5. 殊:特别,不一样。
6. 孤宦:孤独地做官的人。
7. 甘:甘愿,愿意。
8. 循默:守规矩,沉默寡言。
9. 亨涂:通达的道路。
10. 奋飞:振翅高飞,比喻奋发向上。
11. 田游:田野游览。
12. 如入蜀:好像到了四川一样。
13. 肯鸟:懂得回巢的鸟。
14. 庭闱:家庭,特指父母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送王侍禁》吕陶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疆的景象和人物的复杂心情。首联“塞上青云暗,天涯碧草微”展现了边关遥远的距离和环境的艰苦;颔联“人情殊念远,客意自怀归”则揭示出离别者思念家乡、盼望回归的心情;颈联“孤宦甘循默,亨涂会奋飞”表达出孤独的王侍禁甘愿默默无闻,期望未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尾联“田游如入蜀,肯鸟亦庭闱”则是希望对方能够在异地他乡找到乐趣,如同肯鸟一样自由自在。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高超技艺,又有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可谓是一首将山水与情感完美融合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王侍禁》是北宋诗人吕陶在公元1089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时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诗人吕陶在这一年间担任京官,负责宫廷的图书管理,仕途顺利,思想活跃,笔耕不辍。
在同一时期,著名的文学巨匠苏轼、黄庭坚等人也活跃在当时文坛,他们的诗歌受到极高的赞誉和广泛的传播。而吕陶则以其冷静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许多具有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在吕陶创作这首《送王侍禁》时,王姓侍禁可能将要赴任远方或者离开京城。吕陶以此诗表达对他的不舍和祝福,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反映出了吕陶在友情、人生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事的通达和乐观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