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
不是官身是客身,下车随意踏芳尘。
空蒙山色雨非雨,冷淡花梢春自春。
裘弊黑貂犹耐老,褐移紫凤未全贫。
青帘垂脚游丝外,到处东风似故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并非是官员身份只是访客的身份,下马后随意踩踏花径上的落尘。山色看起来像是被雾气笼罩,细雨绵绵而非大雨滂沱;花朵显得有些冷淡,但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虽然毛皮破旧,但我还能忍受岁月的磨砺;从紫色转变成褐色并不意味着贫困降临。青色的帘子低垂在窗外,游丝般的春风无处不在,如同旧日相识的朋友轻轻吹拂着周围的一切。
去完善
释义
1. 安泰:地名,位于今中国四川省。
2. 洪咨夔:南宋诗人,号平园老叟。
3. 官身:官员的身份。
4. 客身:旅客的身份。
5. 下车:官员到任就任,这里指到达安泰地界。
6. 芳尘:芬芳的尘土,此处形容花香浓郁之地。
7.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8. 山色:山景。
9. 雨非雨:气象现象,天空中看似有雨但并未真正下下来。
10. 花梢:花的枝梢。
11. 春自春: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
12. 裘弊黑貂:穿着破旧的黑色貂皮衣服。
13. 褐移紫凤:穿上紫色的凤毛衣服。
14. 全贫:完全贫困,一无所有。
15. 青帘:绿色的窗帘。
16. 垂脚:放下双脚。
17. 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18. 东风:春风。
19. 故人:旧友,此处指熟悉的环境和风土人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安泰”,实际是在描述诗人自身的闲适生活与平和心态。诗中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雨蒙蒙中的景色和花季春天,同时透露出诗人在平静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惬意情感。诗歌首联表达了诗人的超脱,虽然不是官员身份,但以游客的身份降临,可以自由地漫步在春天的气息之中。颔联中,天空中飘着细雨,山水之间显得迷茫,花朵静静地绽放在枝头,享受着春光的照耀。颈联中,诗人采用了黑貂皮大衣作为典故,表示即使穿着破旧的大衣依然可以抵挡严寒,显示其坚韧的生活态度,也暗示自己并没有完全陷入贫困。尾联中,诗人表达了对春风的感激之情,看到挂着酒旗的酒肆之外飘扬的柳絮,心中充满了暖意,因为每一处都有如故人的春风相伴。整首诗,诗人巧妙地借助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安泰》是南宋诗人洪咨夔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理宗时期(1225-1264年),具体创作年份无法确定。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金国、蒙古等国家先后对南宋构成威胁,使得南宋政权内外交困。
洪咨夔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学识渊博,才情出众。他在南宋期间曾任官员,后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被迫辞官回乡。在这段人生经历中,洪咨夔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成为了一名关注民生、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
在《安泰》一诗中,洪咨夔通过描绘乡村宁静的生活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战争和民族矛盾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宁静的生活景象实际上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寄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