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拾得携苕箒赞

标题包含
拾得携苕箒赞
往来双磵路,脚下起尘埃。 苕箒忙忙扫,何曾扫得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子益,又称僧子益,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上的记载较为有限,以下是根据现有资料整理的简要介绍: 1. 出生与出家:释子益出生于五代时期的南汉(今广东一带),具体生年不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双涧:两个溪涧,这里可能指的是具体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隐喻。 2. 尘埃:指地上的尘土。 3. 苕箒:一种用草制成的扫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佛家弟子释子益扫地时的心情和思考。首句“往来双磵路,脚下起尘埃”描述了佛家修行者行走在道路上的情景,强调生活中的尘俗纷扰无法避免,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此的反思与超脱之心。接下来的“苕箒忙忙扫,何曾扫得来”则转向对于扫地的态度和行为,传达出诗人虽然勤奋努力地去扫除尘埃,但仍然无法完全洗净世间的纷扰。这种无奈的心态恰恰反映了佛教中对于人生困境的一种深刻领悟,同时也传递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拾得携苕箒赞》是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释子益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山野间拾得苕箒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 在唐玄宗时期,由于皇帝的重视和推崇,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许多诗人开始关注自然和乡村生活,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释子益作为这个时代的文人,深受这种氛围的影响,他的作品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创作《拾得携苕箒赞》时,释子益正生活在山林之间,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常常在田野间漫步,与自然亲近,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一把被人遗弃的苕箒,于是便产生了灵感,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释子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独特心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