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赵周锡制干和篇

标题包含
谢赵周锡制干和篇
甫掷抛砖句,俄惊翻水成。 源泉夸敏思,击钵噤无声。 白玉雕镌巧,黄金煅炼精。 我惭非腹稿,不复敢披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刚才扔出了不成熟的句子,立刻惊叹如水翻涌成诗。 智慧的源泉如同敏捷的溪流,敲打容器使我缄默。 巧妙如白玉雕刻,精炼如黄金煅烧。 自愧并非胸有成竹,不敢再拿出来展示。
去完善
释义
1. 甫掷抛砖句:"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抛砖引玉"是一个成语,比喻用自己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这句诗是说刚刚提出自己的意见。 2. 俄惊翻水成:"俄"表示时间短暂;"翻水成"是比喻事情发生的迅速,就像翻开水一样。 3. 源泉夸敏思:这句赞美对方有敏锐的思考能力,就像泉水源源不断涌出。 4. 击钵噤无声:"击钵"是指敲击饭钵使仆役前来,这里用来形容说话大声;"噤无声"是形容非常安静。 5. 白玉雕镌巧:这句赞美对方的作品就像白玉一样精致。 6. 黄金煅炼精:这句也是赞美对方的作品像黄金一样经过精心锤炼。 7. 我惭非腹稿:"腹稿"是指构思好的文章或讲演稿;这句诗人自谦地说自己没有准备好腹稿。 8. 不复敢披呈:"披呈"是把事情的真相披露出来;这句诗人表示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公开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袁说友写给赵周锡的一首赞美诗。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对方的文采和才情。首联“甫掷抛砖句,俄惊翻水成”,意为对方的文章刚一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的赞誉,如同抛出的砖头瞬间变成翻涌的水流。颔联“源泉夸敏思,击钵噤无声”,进一步强调对方文思敏捷,文采斐然,使得诗坛暂时寂静无声。颈联“白玉雕镌巧,黄金煅炼精”,用玉与金的精致来比喻对方文章的语言和思想上的高度打磨。尾联“我惭非腹稿,不复敢披呈”,则是诗人自谦的表达,表示自己不敢再将自己的作品与对方相比。全诗通过对对方文章的赞美,展示出诗人的谦虚和对才情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谢赵周锡制干和篇》是南宋诗人袁说友所作。该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期(12-13世纪),这个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争频发之际。 在创作这首诗时,袁说友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因才华出众而受到朝廷的赏识。然而,在国家动乱的时期,袁说友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反而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担任地方官员。在此期间,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赵周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困苦的日子。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逐渐走向衰落,蒙古势力不断南下侵扰。在这种环境下,许多文人墨客都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纷纷投身于抗敌保国的事业中。袁说友也不例外,他在与赵周锡的交往过程中,时常抒发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袁说友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