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李汉臣饮与汉臣别九年相视癯然各已翁矣
平生三毛尔,鬓髪眉与须。
奈何忽霜雪,星星欲无余。
手中木上座,枯槁正类渠。
而我方两忘,隐几者谁欤。
是身那有坚,寝饭姑如如。
旧持祖师令,似守商君书。
老夫亦耄矣,戒律今全除。
惟兹笑及嗔,二法元不殊。
独当招故人,浊酒满眼沽。
非徒洗离群,且复浇索居。
白鱼良已佳,黄菊端未疏。
肯来共情话,宁辞办篮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生中一直细细留意着每一根毛发,如今却满头白发。
奈何时光匆匆,眨眼间便失去了青春的光芒。
手中的佛珠,如同干枯的树干一般衰老。
我已经忘记了一切,不知道谁在身旁。
这个身体并没有那么坚韧,只是吃饭睡觉而已。
过去常常遵守祖师的教诲,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严谨。
现在我也老了,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规矩束缚。
只有欢笑和愤怒是相同的,这两种情感并无差别。
只想邀请朋友们一起来相聚,喝杯浊酒,驱散孤独。
并非只是为了排解孤独,更是为了寻找生活的乐趣。
身边的风景已经很美,菊花也渐渐盛开。
只要朋友愿意来找我聊天,我宁愿去准备竹篮子。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三毛:指头发、胡须和眉毛。
2. 木上座:指打坐时用来支撑身体的木制座椅。
3. 隐几:依靠在茶几上。
4. 如如:指顺其自然,无所执着的状态。
5. 商君书:指古代兵书《商君书》,这里比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则。
6. 二法:指笑和嗔两种情感。
7. 黄菊:菊花的一种,这里指代菊花。
8. 篮舆:一种轻便的竹轿,这里指代交通工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诗词。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描述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规律。首先,诗中提到“平生三毛尔”指的是人的生老病死过程,而“手中木上座”意指自身的变化。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感叹时光的无情,即使白发苍苍也要保持一颗豁达的心态。同时,通过回忆过去自己的严谨生活,如今也已释怀,不再受各种规则束缚。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希望能与朋友分享快乐和忧虑的时光,倾诉内心的感受,认为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此外,他期待着美食、美景和朋友,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深情感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领悟,展现了独特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招李汉臣饮与汉臣别九年相视癯然各已翁矣》是南宋诗人吴则礼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高宗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正值金国入侵中原,南宋朝廷南渡避难之际。
在当时的背景下,吴则礼与李汉臣相识于战乱之中,两人在艰难的世道中相互扶持。然而,世事无常,由于种种原因,两人被迫分别长达九年。在这九年里,他们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沧桑,岁月的痕迹清晰地刻在他们脸上。虽然他们在流亡的岁月中饱受离散之苦,但彼此的思念之情却越发深厚。
在分别九年后,吴则礼终于有机会邀请李汉臣共饮畅谈,以表达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在相视的那一刻,他们都发现彼此已经不再是年轻时的模样,而是两鬓斑白、面容憔悴的老者。尽管如此,他们之间的感情依然如故,这是战争年代最珍贵的一份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