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孟良父侍郎解婺印改江东漕再和堆字韵
十行芝检从天下,六月荷花照水开。
未必便将东节去,不妨政用此时来。
安排过阙留中奏,想像攀辕恋别杯。
遣贺以时非造次,索公一笑簿书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行草书如瑞芝般美丽,六月的荷花开得正艳映在水面。
不一定非要离开东方之地,趁着此刻时光正好亦可前来。
在安排过望阙台时留下美好演奏,想象着离别的场景让人留恋酒杯。
适时地表示祝贺并不是轻率之举,希望您能在繁琐的公务中找到片刻欢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婺(wù):指婺州,今浙江金华。
2. 堆字韵:诗词的一种形式。
3. 十行芝检:古时的官员任命文书。
4. 从天下:来自朝廷。
5. 六月荷花:指夏季景色。
6. 东节:指江东地区的地方长官。
7. 不妨:无碍,不禁止。
8. 政用:治事之用,治理政务的用途。
9. 安排过阙留中奏:指安排适当的时间将情况上报朝廷。
10. 中奏:指向皇帝汇报情况的奏折。
11. 攀辕恋别杯:形容人们不舍得孟良父离开,拉着他的车子为他送行。
12. 遣贺以时:按时祝贺。
13. 非造次:不是随便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14. 索公:求取您的意见。
15. 一笑:轻松的心情。
16. 簿书堆:形容政务繁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闻孟良父侍郎解婺印改江东漕再和堆字韵》,作者是南宋诗人苏泂。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孟良父侍郎改任江东漕的祝贺之情。诗人巧妙地将孟良父的职位变动与自然界的美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境。
首联“十行芝检从天下,六月荷花照水开。”这里的“十行芝检”指的是孟良父的职务任命书,暗示其任职的重要地位。而“六月荷花照水开”则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象征着孟良父即将上任的地方环境宜人。
颔联“未必便将东节去,不妨政用此时来。”诗人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孟良父将要离开现在的职位,但并不影响他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这里的“东节”指的是孟良父将要上任的江东漕,“政用此时来”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需要,孟良父都会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
颈联“安排过阙留中奏,想像攀辕恋别杯。”这里“安排过阙留中奏”指孟良父在离职前还要处理好一些政务,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过去工作的留恋。“想像攀辕恋别杯”则是诗人想象孟良父离任时,人们会用举杯告别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尾联“遣贺以时非造次,索公一笑簿书堆。”这里“遣贺以时非造次”表达了诗人对孟良父的祝福和敬意。“索公一笑簿书堆”则是对孟良父以往辛勤工作的肯定,希望他能保持轻松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整首诗通过对孟良父调任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他敬业、负责的品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闻孟良父侍郎解婺印改江东漕再和堆字韵》是南宋著名诗人苏泂(约公元1190年-1270年后)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推测为南宋理宗时期,即公元1225年至1264年间。
在这段时间里,苏泂的生平经历丰富多样。他年轻时曾参与科举考试并获得成功,步入仕途,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放弃了官职,转而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他的诗才得到了当时许多文人的赞赏和认可。在诗作《闻孟良父侍郎解婺印改江东漕再和堆字韵》中,他以对友人孟良父的理解和支持表达了自己的同情之心。
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在北方金国的压迫下不断南迁,政治形势极为动荡。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的精神风貌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们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和国家命运,作品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苏泂的诗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