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似梦非梦作

标题包含
似梦非梦作
僊女宫钗玉凤头,太平天子翠云裘。 九霄下视人间世,底事相看笑不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泂(1094年-1176年),字召叟,一字浩然,号东波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堂弟,与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 苏泂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深受苏轼、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仙女戴着宫中玉钗的头饰凤凰一样高贵,太平盛世的天子穿着翠云般的华贵锦袍。从九天之上俯瞰人世间,到底有什么事让他们相视而笑呢?
去完善
释义
1. 仙子:天女,指天上仙女。 2. 宫钗:古代宫廷女子的头饰。 3. 玉凤头:凤凰头形状的玉器,这里指代凤冠。 4. 太平天子:平安盛世的天子,此处指宋徽宗赵佶。 5. 翠云裘:绿色的华贵裘衣。 6. 九霄:九天,极高的天空。 7. 人间世:尘世,人世间。 8. 底事:何事,什么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苏泂所作,描绘了仙女、天子与人间世界的关系,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世俗的襟怀和俯瞰人生的达观态度。首句“仙子宫钗玉凤头”以仙子的玉凤头饰为引子,展现了天国的华丽景象,也暗示了人间世界的繁华浮华。次句“太平天子翠云裘”则描绘了皇帝的翠云裘服饰,展示出天子之尊的地位及权势。接着第三句“九霄下视人间世”,诗人从高处俯瞰整个尘世,将一切尽收眼底。最后一句“底事相看笑不休”,则是对人间纷扰世事的调侃,表现出诗人那超然物外的洒脱心境。整首诗意境开阔,流露出一种笑看人生,超脱尘世的旷达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似梦非梦作》是南宋诗人苏泂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也面临着金兵的威胁。 苏泂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十分深沉,反映了他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这种情感与他在这一时期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在孝宗时期,苏泂曾担任官职,但在官场并不如意。他的父亲苏辙和兄弟苏颂都是北宋著名的文人,这使得他在文坛上有着较高的声誉。然而,他并未因家族背景而在官场上得到重用,反而因为直言不讳的性格而受到了排挤。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失望,转而寄情于诗歌创作,通过抒发个人的感慨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总的来说,《似梦非梦作》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孝宗时期的社会现实以及诗人苏泂在这一时期的个人经历和心境。这首诗通过描绘梦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