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一日雪
地下阳将复,人间气已和。
群阴明数极,六出见花多。
贺称新年曲,欢侔故郢歌。
同云留纪吉,柔荔借萌科。
起认灰飞管,堆凝素出波。
朝盈振鹭集,隙隘白驹过。
树密轻黏萼,天圆细撼罗。
洁非容物污,碎不在风搓。
农亩经年瑞,诗家万古魔。
平明开庆会,绿蚁荐红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地面之下阳光将要重现,人世间气氛已经融洽。
黑暗中的光明即将达到极致,大地白雪覆盖,花儿在雪中盛开。
新年曲调的庆祝之音,仿佛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乌云暂时留下,留下了记录吉祥的时刻,轻柔的荔枝借助科技的成果得以繁衍。
灰烬飘散,管道响起新年的钟声,人们在白雪中堆雪人,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清晨,白鹭聚集在水边,趁着短暂的间隙,岁月如同白马般飞逝而过。
树木茂密,花瓣轻轻飘落,天空如圆盘,微风轻轻摇动着丝带。
洁净的花朵不容许任何污点,即使被风吹碎也不改其志。
对于农民来说,这是多年难得一见的祥瑞,而对于诗人而言,则是万年也道不尽的美丽景色。
清晨的阳光洒下,人们开始举行庆祝的盛会,举杯祝愿新的一年里生活更加美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地下阳:指地下的阳气开始回升。
2. 群阴:指众多的阴气或寒冷之气。
3. 六出: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
4. 贺称新年曲:祝贺新年的歌曲。
5. 欢侔故郢歌:欢愉的心情如同古代楚地的歌声。
6. 同云:形容雪天的景色。
7. 柔荔:柔软的荔枝树枝。
8. 借萌科:借助春风发芽生长。
9. 灰飞管:形容节气变化时的时间计量方式。
10. 素出波:形容雪花的洁白如波纹般。
11. 朝盈振鹭集:早晨白鹭聚集在一起。
12.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3. 黏萼:粘连的花瓣。
14. 天圆细撼罗:天空仿佛是天上的罗网被风吹动。
15. 绿蚁:绿色的酒渣。
16. 红螺:红色的果实。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至前夕雪景的诗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雪花飘舞、轻盈降落的景象。“地下阳将复,人间气已和”两句点明了时节——冬至前夕,阳光即将复出,气温开始回暖,为接下来的雪景铺垫了气氛。
“群阴明数极,六出见花多”则是诗人对降雪过程的观察与描述。"群阴"暗指各种不祥之兆,但紧接着的"明数极"则表现出了阴极而阳生的哲学意味,寓意冬天就要过去,春天即将来临。"六出见花多"中的"六出"是古人对雪花的称呼,"见花多"描绘了雪花飞舞的壮观景象。
在后续的篇章中,诗人通过“贺称新年曲,欢侔故郢歌。同云留纪吉,柔荔借萌科”表达了他对这场雪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其中,"新年曲"象征春节将至,"故郢歌"则代表古代楚地的歌曲,这里诗人用这两个意象来表达对新年的期盼。
紧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雪后的世界:“起认灰飞管,堆凝素出波。朝盈振鹭集,隙隘白驹过。树密轻黏萼,天圆细撼罗。洁非容物污,碎不在风搓。”他巧妙地运用了许多生动的形象来描绘这个场景:"灰飞管"指乐器演奏,"素出波"形容雪花飘落时如浪花般的形态,"朝盈振鹭集"借用了白鹭群集的画面,表达了清晨雪景的生机盎然,"隙隘白驹过"则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感觉。
最后,诗人以“农亩经年瑞,诗家万古魔。平明开庆会,绿蚁荐红螺”作为结语,强调了这场雪对于农民来说是丰收的征兆,而对于诗人来说则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同时,他也提到人们会在雪后举行庆祝仪式,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的冬天,年仅三十岁的韩琦在汴京担任官职,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而感慨万千。此时正值庆历新政失败后,朝廷内部党派纷争严重,政治气氛十分紧张。尽管如此,诗人仍努力寻求内心的宁静,以回应这个纷繁复杂的世道。这首诗《冬至前一日雪》便是韩琦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