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饮木樨花下

标题包含
小饮木樨花下
东山有佳处,修竹临沧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丛菊,先作万蕾黄。 置之婆娑杪,金钉澹荧煌。 或云仙人醉,披披绿罗裳。 随此小珮玦,散落天一方。 我来便酌酒,是否那能详。 但怪秋山老,犹有幽意长。 哦诗未得诗,已照明月光。 乐哉径酪酊,知在夫何乡。 岂非化蝴蝶,以梦栖其旁。 明朝整冠坐,开卷书亦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东边的山上有个好地方,翠绿的竹子挨着潺潺的溪流。 在这美丽的环境中,木樨独自绽放出清香。 露水滋润后的菊花簇拥在一起,初开的万千花蕾显现出黄色。 它们分布在树梢间,如黄金的钉子般闪烁着光芒。 有人说这里住着神仙,她们披着绿色的长袍。 佩戴的小玉佩散落在天地之间。 我来到这里便开始斟酒,那些美好的景象仍让我念念不忘。 感叹秋天虽然苍老,但仍有着无尽的韵味。 此时虽然没有做出诗歌,但内心却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欢愉的心情犹如美酒一般沉醉,暂时忘记身处何方。 这岂不是像化作蝴蝶,在梦境中栖息在美丽的旁边。 明天清晨整理仪容坐下,打开书本阅读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去完善
释义
1. 东山:现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2. 沧浪:水名,指长江下游支流大运河的河段。3. 木樨:即桂花的一种,因为桂花的树形如犀,所以被称为“木樨”。4. 玉露:指秋天的露水。5. 丛菊:丛生的菊花。6. 金钉:金色的钉子,这里比喻盛开的桂花。7. 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纷披的样子。8. 绿罗裳:绿色的丝绸衣服,这里用来形容桂花的叶子。9. 小珮玦:小的玉器饰品。10. 仙人醉:形容饮酒过量后的醉态。11. 哦诗:吟咏诗歌。12. 酪酊:形容沉醉的状态。13. 乐哉:快乐的样子。14. 化蝴蝶:用庄子梦中化蝶的故事来形容诗人陶醉于美景之中的状态。15. 明朝:明天的意思。16. 整冠坐:整理好头冠然后坐下,表示要开始认真地读书或者工作。
去完善
赏析
《小饮木樨花下》是一首描绘秋日美景和赏花的诗歌。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绚丽的画面。首先,他描述了东山的优美环境,强调了修竹和木樨花的独特之美。然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木樨花在金黄色背景下的美丽景象,并强调其在风中摇曳的生动姿态。接着,诗人运用神话传说,想象自己置身于仙境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随后,诗人表达了在此情此景之下饮酒作乐的愉悦心情。最后,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饮木樨花下》是南宋诗人郑刚中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词时,郑刚中担任成都知府兼四川安抚使。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强大压力。在这个背景下,郑刚中以维护国家利益为重,努力恢复蜀地经济,巩固边防。 在这段时间里,郑刚中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在抗击金兵的过程中屡建战功,但因遭人陷害而被贬谪至成都。然而,他并未气馁,而是积极投入到蜀地的治理工作中,努力改善民生,为国家尽忠。 在这首词中,郑刚中以木樨花为象征,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高洁品质。他以“花下醉”的形式,传达了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坚守信念的决心。这种精神,正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仁人志士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