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标题包含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能文,九岁指摘颜师古《汉书注》中的错误。...查看更多
🔆Zzzzoe✨
去完善

译文
巴南的水流正在送别, 山川将分隔南北的浮云横卧。 在渡口亭子明亮的月夜里, 有谁见到这离群的哭泣? 烟雾笼罩着碧绿的台阶, 明月正飞向南方的尽头。 孤独的离亭被夜幕掩映, 此时的江山倍感寒冷。
🔆Zzzzoe✨
去完善
释义
1. 巴南:地名,即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地区。 2. 塞北:地名,即长城以北的北方地区。 3.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 4. 泣离群:指离别时难过的情绪。 5. 碧砌:绿色的建筑台阶。 6. 南端:南方的尽头,这里指的是月亮照亮的远方。 7. 离亭:古代送别的亭子。 8. 江山:泛指整个自然景色。
🔆Zzzzoe✨
去完善
赏析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在江边亭子里,夜幕低垂、明月当空的情景,表达了离别时深深的哀伤和无尽的思念。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诗人以江水与山的比喻,象征空间的广阔,暗示离别的悲凉。江水和山脉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方向,它们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使相隔千里,也无法阻挡离别的痛苦。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别离的场面。在江边的小亭里,明亮的月光下,是谁在哭泣着告别呢?这个问句让读者不禁为离别的悲伤而感慨万分。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这两句描绘了江边的景象。烟雾弥漫在碧绿的台阶上,月亮高高挂在天空,照亮了整个夜空。这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反而更加突出了离别的哀伤。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最后两句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离别的亭子显得如此孤独,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弃。而此时的江山,也因为离别的哀伤而变得寒冷无比。这两句以景色渲染氛围,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伤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Zzzzo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以江亭、月色和离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无奈。第一首诗描绘了江水、山脉和津亭的景色,以及月光下的离群泣别。第二首诗则通过烟雾、明月和寂静的离亭,展现了夜晚江山的寒冷和离别的忧伤。这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深沉情感。
🔆Zzzzo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