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民夫

标题包含
民夫
阃帅差夫欲太平,浚河才了又修城。 挑泥鍫镢无休日,失业妻儿有叹声。 两个布衫寒透骨,半盂蒸饭冷无羹。 何时一统山河了,只向春田带雨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又号雪岩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画家和诗人,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宋伯仁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学多才,擅长诗、书、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指挥官要求和平稳定,挖河筑城不停歇。 挑泥挥锹永不止息,失去工作的人家属悲叹。 两个衣裳单薄抵寒风,一碗米饭凉得没有热汤。 什么时候山河统一了,只在春雨中耕田播下希望。
去完善
释义
1. 阃帅:指地方高级军政长官。 2. 太平:指国家安定,没有战乱。 3. 浚河:疏通河道。 4. 修城:修建城墙。 5. 挑泥鍫镢:指挖泥的工具,铁锹和铁镐。 6. 半盂:一种量词,用于计量食物。 7. 蒸饭:蒸煮的米饭。 8. 无羹:没有汤水。 9. 一统山河:指全国统一,不再打仗。 10. 春田:春天播种的土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战争中受到的苦难。战争使得农田荒废,男人们被迫去服兵役或者参与修建城墙等劳役,导致家庭生活困苦不堪。这些民生之痛正是诗人感慨不已的社会现象。诗人希望国家能够统一,百姓不再饱受战乱之苦,回到田野里安心耕种,过着安定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民夫》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作者宋伯仁生活于南宋末年,曾任刑部郎官。这个时期,朝廷腐朽,政治黑暗,民族矛盾尖锐。尽管身处乱世,但宋伯仁并未放弃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他的诗作大多反映民间疾苦。在这首《民夫》中,他描绘了农民辛勤耕种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农民的艰辛生活,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