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道逢新婚者

标题包含
道逢新婚者
时危家如寄,生离恨终天。 称家毕婚姻,岂必齐宋贤。 白首未可期,乐此桃李年。 畸人感雉飞,七载操断弦。 三年扬州梦,化作空中烟。 大义古有制,私情岂云牵。 命也我所安,抚事增怅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罗公升"的相关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能否请您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当前局势危险如同家中寄居,生死离别之恨永存心间。 婚姻大事须门当户对,未必非要贤才似齐鲁。 白头偕老尚且无望,只愿青春欢乐度年华。 异类之人感慨野鸡飞走,七年丧妻仍未再娶。 难忘扬州美好梦境,奈何已成过往云烟。 古代大义早有定规,私人情感怎能左右。 命运无常顺其自然,想到此事更添惆怅。
去完善
释义
《道逢新婚者》注释: 1. 时危:指当时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2. 家如寄:形容家庭如同暂居之地,随时可能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离散。 3. 生离:指活着的时候与家人分离。 4. 恨终天:形容无法消除的离别之恨。 5. 称家:根据家境。 6. 毕:完成。 7. 婚姻:这里指举行婚礼。 8. 岂必:不一定。 9. 齐宋贤:古代齐国和宋国的贤能之士,这里泛指有才德之人。 10. 白首:指年老。 11. 乐此:乐于这样的生活。 12. 李桃年:指青春年华。 13. 畸人:指与常人不同之人。 14. 感雉飞:感慨世事变迁。 15. 七载:七年。 16. 操断弦:指罗公升妻子去世后,他决定不再续弦。 17. 三载扬州梦:指罗公升在扬州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18. 大义:指大道理,儒家主张的伦理道德观念。 19. 古有制:古代已经有相关规定。 20. 私情:个人情感。 21. 云牵:被事物牵制。 22. 命也:命运如此。 23. 抚事:回顾往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道逢新婚者》,其主题即是诗人在家国危难之中,偶然在街头巷尾遇到一对新婚夫妇的感慨。诗篇首先通过“时危家如寄,生离恨终天”两句描绘出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不安定与离别之痛苦,展现出诗人的家国情怀和深深的哀愁。 接着诗人以“称家毕婚姻,岂必齐宋贤”表达了尽管时局艰难,但嫁娶之事仍得以完成。即便无法像古代圣贤那样尽善尽美,但人们还是在辛勤努力中寻求生活的希望。 之后诗人通过“白首未可期,乐此桃李年。畸人感雉飞,七载操断弦”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年轻夫妇乐观人生的赞赏。他明白自己的命运或许不能长久,但他仍然欣赏并祝福他们沉浸在青春年华中的快乐。 “三年扬州梦,化作空中烟。大义古有制,私情岂云牵。命也我所安,抚事增怅然。”这是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叹息。曾经梦想过的生活已经远去,只剩下漫天烟雾般的回忆。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沉,他以大义的准则要求自己,同时也意识到个人的命运应当听从于整个社会的大义。最后他表明了面对无奈现实的态度:接受现实并继续坚定地前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道逢新婚者》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罗公升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末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罗公升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当时正值金国入侵中原,南宋政权风雨飘摇之时。作为一名爱国志士,罗公升忧国忧民,对国家的命运感到深深的担忧。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道逢新婚者》,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罗公升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的诗歌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悲天悯人的思想,使罗公升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诗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