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
刻玉雕琼作小葩,清姿元不受铅华。
西风偷得余香去,分与秋城无限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雕刻玉洁的琼瑶做小花,清雅的姿色原本就不需要化妆。西风吹走了剩余的香气,将它散布在秋天的城市和无尽的花儿中。
去完善
释义
1. 刻玉:指雕刻精美的玉器,这里用来形容茉莉花的花形。
2. 雕琼:指雕琢的琼花,这里也用来形容茉莉花。
3. 小葩:小花蕾。
4. 清姿:清雅的姿态。
5. 元:同“原”,本来。
6. 铅华:铅粉,古代女子化妆用的化妆品,这里代指繁华。
7. 西风:秋风。
8. 余香:残存的香气。
9. 秋城:秋天的城市。
10. 分与:分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咏茉莉花,以“刻玉雕琼”形容其花朵的晶莹剔透,突出其洁白无瑕的特质。诗人又以“清姿元不受铅华”描绘出茉莉花的自然之美,显示了其高洁的品质。最后两句“西风偷得余香去,分与秋城无限花”则表现了茉莉花香气远播,使得整个秋天都弥漫着花香的景象。全诗以优美的文字展现了茉莉花的美丽、高洁和馨香,表达了作者对茉莉花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茉莉》是赵福元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于元朝末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政权逐渐走向衰败,农民起义不断爆发,社会矛盾激化。赵福元作为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文人,深感时代的悲哀,他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诗歌之中,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个人际遇方面,赵福元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然而,他在仕途中并不得意,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用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在时代背景方面,元朝末年是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民族冲突、阶级压迫和政治腐败等问题严重。这一时期的文人在面对国家的困境时,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赵福元也不例外,他在《茉莉》这首诗中,通过对茉莉花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