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
神仙拥出蓬莱宫,罗帏绣幙围香风。
云鬟绕绕梳翡翠,頳颜滴滴匀猩红。
千娇百媚粲相逐,烂醉芳春逞芳馥。
朝阳影里粲琼红,晨霞香中咽寒玉。
承恩侍宴青帝前,锦衣半脱酣昼眠。
莺莺燕燕扶不起,巧呼苦唤殊可怜。
傍阑无力娇欲语,花群本是桃源女。
几年流水饭胡麻,今在武陵溪上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仙人们涌出蓬莱宫殿,围着华丽的罗帐和锦绣的幕帘,香气弥漫。她们的发髻犹如翡翠环绕,面色如同猩猩红色的点缀。她们千娇百媚竞相追逐,如醉春风般绽放芬芳。在朝阳的映照下,她们如同琼浆般红润,在晨曦的香气中品味清冷的美酒。她们陪伴着青帝赴宴,锦缎华服半褪,在白天里尽情睡眠。莺莺燕燕们簇拥在一起,却无法扶起她们,只能呼唤她们的名字,倍感怜爱。她们依偎在栏杆旁,娇柔无力地想要倾诉,而花朵原本就是桃花源的女儿们。这些年来她们在流水中种植五谷杂粮,如今已在武陵溪边定居下来。
去完善
释义
1. 神仙拥出蓬莱宫:蓬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宫,帝王的住所。这里指仙境。
2. 罗帏绣幙围香风:罗帏,丝绸帐幕;绣幙,刺绣的门帘;香风,香气弥漫的风。
3. 云鬟绕绕梳翡翠:云鬟,形容妇女头发美如云雾;翡翠,绿色的玉,这里比喻女子的头发。
4. 頳颜滴滴匀猩红:頳颜,红润的脸颊;猩红,鲜艳的红色,这里比喻女子的口红。
5. 千娇百媚粲相逐:千娇百媚,形容女子美貌动人;粲,鲜明的样子。
6. 烂醉芳春逞芳馥:烂醉,极度沉醉;芳春,美好的春天;芳馥,花香浓郁。
7. 朝阳影里粲琼红:朝阳,早晨的阳光;粲琼红,形容花朵鲜红艳丽。
8. 晨霞香中咽寒玉:晨霞,早晨的霞光;寒玉,寒冷的玉石,这里比喻女子的嗓子。
9. 承恩侍宴青帝前:承恩,得到皇帝的宠爱;青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天神之一,代表东方,掌管春天的神。
10. 锦衣半脱酣昼眠:锦衣,华丽的衣服;半脱,未完全脱下。
11. 莺莺燕燕扶不起:莺莺燕燕,泛指美女;扶不起,形容女子醉酒后的姿态。
12. 傍阑无力娇欲语:傍阑,靠近栏杆;娇欲语,表现出柔弱的样子,好像要说话一样。
13. 花群本是桃源女:花群,指一群美女;桃源女,指桃花源的女子。
去完善
赏析
《桃木》是赵福元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首诗以桃树、桃花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绘,将人们引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世界。
首联“神仙拥出蓬莱宫,罗帏绣幙围香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仙境蓬莱的传说,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诗中的“拥”字和“围”字生动地描绘了仙境的繁华景象,仿佛人们置身于一个香气四溢的世外桃源。
颔联“云鬟绕绕梳翡翠,頳颜滴滴匀猩红”,作者通过对仙子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仙女们曼妙的身姿和华丽的服饰。翡翠般的秀发,猩红色的脸颊,使仙子们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颈联“千娇百媚粲相逐,烂醉芳春逞芳馥”,诗人用“千娇百媚”来形容桃花的美丽,表现出桃花的繁茂和艳丽。同时,“烂醉芳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尾联“朝阳影里粲琼红,晨霞香中咽寒玉”,以朝阳、晨霞为背景,强调了桃花的色彩鲜艳和香气浓郁。同时,“咽寒玉”这一表达,既表现了桃花的冷艳气质,又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视角,成功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桃花画卷。诗人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桃花的赞美,也传达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桃木》是清代诗人赵福元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在社会、文化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赵福元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在康熙年间,科举制度依然盛行,许多文人士子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如愿以偿。赵福元也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这使他对人生和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在这种背景下,赵福元创作了《桃木》一诗。诗中通过对桃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他借桃木之口,感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即使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这种感慨既是对自己坎坷命运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中众多失意者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