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诀 其六
五转方成白马芽,却教六贼运河车。
五行俱备雷声震,正好登楼看汞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轮运转生灵草,六识驱动车马疾。
五方聚合雷声响,登上高楼赏丹砂。
去完善
释义
五转:指炼丹过程中的五次转变。 白马芽:炼丹术语,指铅经过五次转变后的状态。 五转方成白马芽是说在经过五次炼丹过程后才形成了铅的精炼状态。
六贼:道教中的六大邪欲,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的欲望。 运河车:道家炼丹术语,指的是一种冶炼铅汞的过程。 却教六贼运河车是说要控制好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大邪欲,以助运铅汞的精炼。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或势力,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万物皆由五行构成并生克变化。 俱备:都具备。 雷声震:炼丹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正好登楼看汞花:汞花在道家炼丹术语中比喻炼丹成功的景象。
整首诗意思是:在完成五次转变之后才形成精炼的铅的状态,同时也需要控制六大邪欲来辅助炼制铅汞;当五行元素都已具备,炼丹过程中会出现像雷声一样的震动,这个时候登上高楼就能看到炼丹成功的景象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楠所写的一首描绘炼丹过程的诗歌。
首句“五转方成白马芽”中的“五转”指的是炼丹过程中需要经过五次提炼,而“白马芽”则是指炼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句诗意味着只有经过多次锤炼,才能使丹药达到理想的状态。
次句“却教六贼运河车”中的“六贼”是指炼丹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六种原料,而“运河车”则是指炼丹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句诗表明在炼丹过程中,六种原料的调配和使用至关重要。
第三句“五行俱备雷声震”中的“五行”是指炼丹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而“雷声震”则是指炼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这句诗意味着在炼丹过程中,只有当五行元素都具备时,才能实现理想的化学反应。
末句“正好登楼看汞花”中的“登楼”是指炼丹过程中需要达到的一个高度,而“汞花”则是指炼丹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这句诗意味着当炼丹过程达到一定高度时,就能看到汞花的出现,这也象征着炼丹成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炼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表达了诗人对炼丹技艺的深刻理解和对成功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丹诗诀 其六》是南宋著名道士、诗人陈楠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5年至1225年之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道教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道家思想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陈楠(1139-1217),号翠虚真人,是宋代著名的内丹派南宗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继承张伯端的“心传”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道教内丹学的理论体系。陈楠在当时的道学界地位显赫,为世人所尊崇。他的诗歌作品以道教学说为基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
在金丹诗诀 其六中,陈楠通过描绘炼丹的场景,表现了他对生命、宇宙和道教修炼的感悟。此时,陈楠正处于人生的高峰期,他不仅精通道教经典,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在此时期的诗歌作品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情和学问,以及对道家学说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