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渡
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
祇恐当年溪上女,浣沙时节懒匀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停靠小船去询问那位面庞白皙的老者,关于那传说中的名字是否真实。
只怕那位当年住在溪边的女子,在洗衣的时候懒得打扮自己,让那美丽的容貌显得不那么完美。
去完善
释义
1. 系船:将船只拴在岸边。
2. 白面:指诗中的溪翁以白色脸庞示人,具有隐喻意涵。
3. 问:询问;请教。
4. 溪翁:指溪边垂钓的老者。
5. 名不虚传:名声不是凭空而来的,形容某事物或人物的真实价值。
6. 说未通:尚且没有完全理解。
7. 祇恐:大概害怕;担心。
8. 当年:过去的某个时间点。
9. 溪上女:指居住在溪边的女子。
10. 浣沙:洗衣服;洗衣裳。
11. 匀红:涂抹胭脂水粉。
12. 懒匀红:懒得化妆。
去完善
赏析
《白面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溪边画卷。诗人以系船、询问溪翁的方式展开,展现出一幅渔舟唱晚的景象。“名不虚传说未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民间故事与传说的敬畏之情。接下来,诗人以溪上女子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思绪,她们在浣沙时节懒匀红的情景,既体现了女子特有的娇羞,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面渡》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华岳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198年),正值金兵南下侵扰之际,中原地区战乱频仍,民生疾苦。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华岳身为朝廷官员,目睹了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心中满怀忧国忧民之情。他在这首诗中以白面渡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