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枕上

标题包含
枕上
市楼春睡厌都城,车毂喧喧枕上声。 此夜客情还冷淡,一林风露夏鸡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令詪是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赵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市楼春睡厌倦了京城繁华,车水马龙的声音就在耳边不断回响。 这个夜晚客居的情感依旧淡薄,只有树林间的风声和露水伴随夏季的鸡鸣。
去完善
释义
1. 市楼:指市场上的酒楼。 2. 都城:此处指的是古代城市的首都或主要城市。 3. 车毂:车轮的中心部位,这里用来形容车辆行驶的声音。 4. 客情:旅人的情感状态。 5. 冷淡:冷清、寂寞。 6. 风露:微风与露水。 7. 夏鸡鸣:夏天早晨的鸡叫。
去完善
赏析
《枕上》是南宋诗人赵鼎的一首描绘旅途生活情景的诗。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居住在热闹的市区,因春日困倦而在楼上小憩,但车马之声仍不绝于耳。通过“厌”字表达了诗人对此喧闹环境的反感,同时也揭示了当时都城的繁华景象。 第三句中的“冷淡”一词则表现了诗人作为一名旅客的心情——孤寂、落寞。即使处于如此喧闹的环境中,诗人的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寂寞和疏离。这句诗将诗人的情感与周遭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孤独。 末句中,“一林风露夏鸡鸣” 描绘了拂晓时分的场景:树林里弥漫着清凉的风露,而远处传来报晓的鸡鸣。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清晨的自然美景,同时为整首诗营造了宁静的氛围。这句诗还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意味,表现出诗人在短暂休息后再次迎接生活的勇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枕上》是南宋诗人赵鼎的一首五言律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其诗风及内容来看,应该是作于他晚年流放期间。 在南宋时期,中原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赵鼎一生历经宋朝南渡、高宗即位等历史事件。他在任宰相时,力主抗金,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他老年之际,因受到政敌的陷害而被贬谪至广东潮州,后来又被再贬吉阳军(今海南崖县)。 在流放期间,赵鼎的心境极其困苦,但他始终坚守气节,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情感寄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正义的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