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万卉趁枯死,香金鬭晚葩。
甘名应得露,野色岂如家。
俗态惜迟暮,芳情谁怨嗟。
重阳樽酒伴,不见牡丹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所有花朵都在枯萎凋零,但金黄色的菊花却傲然开放。
它们的名字应该得到赞美,田野风光怎么能和它们相比呢?
人们都惋惜花草的美丽终将消逝,但又谁会为此感到悲伤呢?
在这重阳佳节里,虽然美酒相伴,却无法欣赏到牡丹花的美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韩琦: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人,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有功。
2. 万卉:众多花草。卉,草的总称。
3. 香金:指菊花,因其金黄色的花瓣,故称之为香金。
4. 斗晚葩:争艳于晚秋的花朵。斗,竞争;晚葩,晚秋的花朵。
5. 甘名:赞美菊花品质的名声。甘,赞美;名,名声。
6. 应得露:接受寒露滋润的花儿。应,接受;露,寒露。
7. 野色:野外景色。此指田野间菊花盛开的美景。
8. 岂如家:菊花的美岂是家中的花卉可比拟的。意指菊花之美胜于其它花卉。
9. 俗态:庸俗之态。
10. 惜迟暮:惋惜美好的时光即将消逝。惜,惋惜;迟暮,傍晚,此处借指美好时光的消逝。
11. 芳情:芬芳的情思。
12. 谁怨嗟:谁会对此感到怨恨和哀叹呢?怨嗟,怨恨哀叹。
13.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民间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14. 樽酒伴:一起饮酒作伴的朋友。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伴,陪伴的人。
15. 不见牡丹花:意指此时此刻只欣赏菊花,不关心其他花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韩琦描绘菊花主题的诗篇。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其他花卉凋谢时,菊花却盛开的美景。“万卉趁枯死”和“香金闘晚葩”是对这一场景的生动刻画,其中“香金”指代菊花,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接下来的四句则是通过拟人手法赞美菊花的高洁品质,提到它的甘甜清香、野外的景色以及它不像那些易于凋谢的植物。最后两句诗则传达出诗人对重阳时节赏菊饮酒的期待之情,借此表达诗人对菊花之美的欣赏与敬仰。整首诗篇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菊花纷丽耀朝霞,含露迎风展翠芽。
五色深浅频炫眼,众芳零落独矜夸。
这首诗《菊》是宋代政治家、军事家韩琦在公元998年所作。他生于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历经五代十国至宋朝立国之初,当时国家局势动乱不安。然而,韩琦凭借自己的智勇和才干,迅速崛起于北宋朝廷,并成为一代名将、名相,为宋朝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诗篇以此为契机,咏物抒怀,借菊花的美好形象传达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