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后园觉有春色
桃李知春意,阳和到嫩萌。
风霜谁自困,鸎蝶始多情。
终入芳菲赏,休论早晚荣。
穷边何所负,轰鼓醉金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桃李知道春天的到来,阳光温暖和缓地照耀着嫩芽的萌发。谁能抵挡住风霜的侵袭呢?莺歌燕舞的景色让人陶醉其中。最终我们都能欣赏到绚烂的春色,不必计较花开花落的早晚与短暂。在这荒凉的地方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让我们放声高歌,痛饮美酒,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去完善
释义
1.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是春天的代表。
2. 阳和:阳光和煦的意思。
3. 嫩萌:指春天新生的草木。
4. 风霜:本指寒冷的风和霜,这里可能指生活中的困难或挫折。
5. 鸎:即黄莺鸟,这里用来形容春天来临的景象。
6. 芳菲:花草的香气。
7. 早晚荣:无论早晚都会开花的意思。
8. 穷边:荒凉的地方。
9. 轰鼓:大声敲击鼓。
10. 金觥:金色的酒器,这里代指美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桃李知春意,阳和到嫩萌"描述了春天来临时,桃李树感知到春意,嫩芽开始萌发。"风霜谁自困,鸎蝶始多情"则通过对比风霜与莺蝶,突显了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活力。在诗歌的结尾部分,"终入芳菲赏,休论早晚荣。穷边何所负,轰鼓醉金觥"表达了诗人希望抛开世俗的烦恼,尽情享受这美丽的春天的心情。整首诗歌情感饱满,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晚步后园觉有春色》是北宋名臣韩琦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1年,此时正值北宋仁宗朝,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领域有着高度的发展。
在这一年里,韩琦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虽然他的政治生涯十分顺利,但人生中也有诸多的挫折。尽管他在太宗朝科举失利,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最终在真宗朝以优异的成绩高中进士,步入政坛。此后,他先后担任过御史台、枢密院等要职,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
在这个时代,宋朝的儒家文化达到了高峰,文人墨客们纷纷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韩琦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也深谙此道。在这首诗中,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生动地描绘了后园春色的美丽景致,同时也展现了他个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