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后苑赏花钓鱼奉圣旨次韵
花簇香亭万朵开,雕舆高自九关来。
轻阴阁雨迎天步,寒色留春送寿杯。
仙吹彻云终缥缈,恩鱼逢饵几徘徊。
曾参二十年前会,今备台司得再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繁花盛开,香气四溢,亭台之间仿佛笼罩在花的海洋中。华丽的轿子从高高的门楼缓缓而来。天空微阴,细雨停歇,仿佛是在迎接贵客的到来;寒冷的春色犹在,举杯敬酒,共庆寿辰。优美的音乐萦绕不绝,如云雾般缥缈;鱼儿遇到了诱饵,再三徘徊。回想起二十年前的相会,现在再次陪同贵宾共度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香亭:指花朵盛开的亭子。
2. 雕舆:指皇帝乘坐的装饰精美的车辆。
3. 九关:这里指的是重重宫门,通常指进入皇宫的通道。
4. 轻阴阁雨:描述天气由阴雨转为阴天。
5. 天步:皇帝的行步。
6. 寒色:此处形容春天即将离去的景象。
7. 寿杯:祝福皇帝长寿的酒杯。
8. 仙吹:指悠扬的乐声。
9. 缥缈:形容音乐声美妙而又难以捉摸。
10. 恩鱼:受到皇恩的鱼,比喻忠诚于皇帝的人。
11. 逢饵:碰到诱饵。
12. 徘徊:犹豫不定,在这里表示鱼儿被引诱的样子。
13. 曾参:这里是“曾参之”的意思,意为曾经参加过某种活动。
14. 二十年前会:作者参加赏花的年龄大约为20岁。
15. 台司:古代的中央官职之一。
16. 再陪:再次陪伴皇帝参加活动。
去完善
赏析
《御制后苑赏花钓鱼奉圣旨次韵》是宋代诗人韩琦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韩琦通过对花园、雨中赏花的描绘,以及对皇帝的尊敬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他与皇帝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作为大臣的责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御制后苑赏花钓鱼奉圣旨次韵》是宋代诗人韩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1050年前后,即北宋仁宗时期。这一时期,北宋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高度发展,诗歌成为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在人生际遇方面,韩琦于庆历三年(1043年)升任参知政事,至和二年(1055年)拜相。在这期间,他积极参与国家政务,关注民生,推动政治改革。然而,他也曾因为与权臣之间的矛盾而多次遭贬谪。这首诗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时代背景方面,北宋仁宗时期政治相对清明,但同时也存在着腐败、权臣争斗等问题。在经济方面,北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繁荣程度远超前代。此外,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也相对完善,选拔了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官员,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综上所述,《御制后苑赏花钓鱼奉圣旨次韵》是在北宋仁宗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个时期,诗人韩琦的人生经历起伏,但他始终关注国家事务,关心民生疾苦。在这样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