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牡丹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牡丹二首 其二
青帝恩偏压众芳,独将奇色宠花王。 已推天下无双艳,更占人间第一香。 欲比世终难类取,待开心始觉春长。 不教四季呈妖丽,造化如何是主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韩琦出身名门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中进士,步入仕途。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青帝偏爱花儿们,尤其是宠爱那花中之王。它拥有世间无与伦比的美丽,且占尽人间的馥郁芳香。想与它媲美实难有能与其相似者,只有看到它才觉得春天已经到来。不允许在四季中展现出过于妖娆艳丽,这就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之处。
去完善
释义
1.青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天神之一,代表东方,主司春季。这里借指春天。 2.压众芳:压倒其他的花卉。 3.独将奇色:只把奇特的花朵。 4.宠花王:宠爱最美丽的花朵。 5.无双艳:无可比拟的美丽。 6.第一香:最好的香气。 7.难类取:难以和其他事物相比。 8.待开心:等到花朵开放。 9.心:指牡丹花。 10.妖丽:艳丽过度,有妖娆之意。 11.造化:大自然的创造化育。 12.主张:主宰,支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牡丹二首 其二》是宋朝诗人韩琦描绘牡丹花的作品。全诗以赞美的语气,表达了对牡丹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青帝恩偏压众芳,独将奇色宠花王”中,作者把牡丹比作被青帝(东方之神)青睐的花中之王,独享了特殊的宠爱。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牡丹花独特的美感和高洁的品质。 颔联“已推天下无双艳,更占人间第一香”则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牡丹的无与伦比的美丽和香气。这里的“无双艳”与“第一香”进一步突出了牡丹在百花之中的地位。 颈联“欲比世终难类取,待开心始觉春长”,表达了牡丹的独特之处在于难以找到与之媲美的同类。只有观赏牡丹时,才能真正体会到春天的美好。这里的“心开”,意味着欣赏者的心灵得到了释放和滋养。 尾联“不教四季呈妖丽,造化如何是主张”中,作者对牡丹花能在短暂春季独占鳌头表示钦佩。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大自然为何选择牡丹作为四季中最美丽的象征?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以及宇宙奥秘的敬畏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成功地塑造了牡丹花的形象,传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的敬意和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牡丹二首 其二》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韩琦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正值北宋嘉祐年间。在这个时期,韩琦历任尚书令、参知政事等要职,为国家治理和军事战略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韩琦正面临着北宋政治的严峻挑战。一方面,西夏、辽国对北宋的边境压力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严重,官僚体制臃肿,民生疾苦不断。然而,韩琦始终秉持着忠诚报国、为民谋福祉的信念,致力于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此外,这一时期北宋社会文化繁荣,诗歌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韩琦作为文坛领袖之一,其诗作深受杜甫、白居易的影响,具有深厚的现实关怀和历史使命感。他通过赞美牡丹花的美丽与高贵,寄寓了对国家昌盛的期许以及对人民生活美好的祝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