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白有感
区区边朔有何成,三失流年只自惊。
无一事来头尚白,白人头处岂堪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边疆小地方能有什么成就?三次错失时光让我自己都觉得惊讶。
一件像样的事情都没做成,我这个年纪还怎么继续前行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区区:形容小或者不重要的事物。这里表示边疆地区。
2. 边朔:指古代边疆地区。
3. 三失流年:三次失去的时光,即过去的时间。
4. 头尚白:头发还是白色的。
5. 白人处:头发变白的地方,这里代指年纪已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奈。首句“区区边朔有何成”表明了诗人在边疆的戎马生涯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就,接下来的“三失流年只自惊”则表达了诗人对流逝的时光感到震惊和遗憾。接着诗人以“无一事来头尚白”来表达尽管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头发却已经花白,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最后一句“白人头处岂堪行”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担忧,认为自己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可能难以承受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担忧,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发白有感》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琦在晚年时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左右,此时的韩琦已年逾古稀,正值白发苍苍之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白发的感慨,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韩琦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才华出众而闻名于世。他曾担任过北宋时期的诸多要职,如御史中丞、尚书右仆射等职,对国家的治理有着重大贡献。然而,晚年的韩琦却因年老体衰,不得不退出政治舞台,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常常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忧虑。
在这个特殊时期,北宋王朝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困境。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国外,辽国和西夏等邻国对北宋的威胁日益严重。这些时代背景都使得韩琦对这个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忧虑。
在《发白有感》这首诗中,韩琦以白发为引子,表达了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他也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忧虑,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一个忠诚的士大夫在面对国家和个人命运时的深沉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