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甫初夏
池馆何无赖,青春几日回。
酒随花谢减,心为水凉开。
幽鸟闲鸣和,清风自往来。
峰峦新在目,天与白云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池塘周围的建筑显得多么无所事事,春天很快就会过去。
随着花朵凋谢,酒意逐渐减退;内心的情绪却因水的凉爽而变得更加开阔。
宁静的小鸟在歌唱,仿佛在与我共享这悠闲的时光;微风不时拂过,带着阵阵清香。
眼前的山峦宛如一幅新绘的风景画,天空与那朵悠然飘过的白云相互辉映。
去完善
释义
《郡甫初夏》:郡甫是古时的地名,今天的广东省一带。
注释:
1. 池馆:指在池塘边的楼阁或别墅。
2. 无赖:指因无所事事而感到无聊。
3. 青春:春天。
4. 几日:多少天。
5. 回:返回,回到。
6. 花谢:花儿凋谢。
7. 减:减少。
8. 心为水凉开:内心因为水的凉爽而变得舒畅。
9. 幽鸟:栖息在幽静处的鸟儿。
10. 闲鸣和:悠闲地鸣叫着应和。
11. 清风:清凉的风。
12. 自往来:自由地来回流动。
13. 峰峦:山峰和山峦。
14. 新在目:映入眼帘的新景色。
15. 天与白云裁:天空与白云相互映衬,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去完善
赏析
《郡甫初夏》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韩琦的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诗人以恬淡的笔触,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初夏时节的美景。
“池馆何无赖,青春几日回。”首联中的“无赖”一词原意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这里用来形容池馆在春天的消失中展现出的一种无奈。然而,这种消失并不是绝对的,正如青春虽然短暂,却仍然会在某个时刻回归。诗人通过这一对比,传达出自然万物的生灭皆有其规律,应珍惜美好时光的哲理。
“酒随花谢减,心为水凉开。”颔联中,“酒随花谢减”表明随着花朵凋谢,酒的消耗也在减少,这与初夏的到来有关。而“心为水凉开”则意味着心灵因水变得清凉而舒展开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幽鸟闲鸣和,清风自往来。”颈联中的“幽鸟闲鸣和”描绘了幽静的小鸟在林间悠然自得地唱和,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而“清风自往来”则通过对清风的描述,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峰峦新在目,天与白云裁。”尾联中的“峰峦新在目”表达了诗人对新出现的山峰和景色的欣赏,而“天与白云裁”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天空比作一位擅长裁剪的匠人,用白云装饰大地,从而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郡甫初夏》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韩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当时韩琦任扬州知州。这首描绘了初夏时节扬州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韩琦担任扬州知州的这段时间里,他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高峰。他曾在中央政府担任过副宰相等重要职务,参与过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故乡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他写下了这首《郡甫初夏》。
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王朝正处于相对繁荣的时期。经过太宗、真宗和仁宗三朝的努力,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扬州作为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韩琦在诗中对扬州美景的描绘,正是这一时期社会繁荣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