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齿歌
春衫未成锦机语,棠棣半花凤一羽。
象床雪综小龙梭,细穴银光吐冰缕。
西邻郎君东海归,芙蓉露白杏雨肥。
十二栏边说幽怨,劝织南浦双鸳飞。
匿兰含蕙无消息,春酲彤霞乱玉色。
小龙嘘出风雨声,奔腾触裂双白石。
白石国城三十六,女子军来两城覆。
鸾歌猿啸强低昂,北户风来如箭镞。
章台公子真豪纵,能以微词相感动。
郎君辄莫更痴肠,忍作肝心可人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轻衫未曾制成,锦缎上的话语悄然无声;棠棣花开半朵,凤凰展翅掠过天际。象床雪纺上,小小龙梭穿梭飞舞,编织出银色光线般美丽的图案。
西边邻居的少年从东海归来,赏过芙蓉露水,又看过杏雨洒落。在十二栏之间,诉说着心中的忧愁,听着双鸳南浦的哀鸣。兰花隐匿其中,蕙草含苞待放,春日的醉酒让人脸红耳赤。
小龙在虚无中吞吐风雨之声,奔腾间触及撕裂两块白石。这白石国城里,有三十六座城池,女子军队攻打两座城池成功。鸾歌声中夹杂着猿猴的悲啸,强劲的风自北吹来,如箭簇一般凌厉。
章台街的公子,豪情壮志,他的温柔言语令人动容。少年啊,请不要再痴狂,这样的执着会让人疼痛。
去完善
释义
1. 春衫:春天穿的衣裳,这里代指罗椅的诗友或亲人。
2. 锦机:织锦的器具,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才情。
3. 棠棣:一种花名,这里用花的开放和凋谢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4. 凤一羽:凤凰的一根羽毛,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的美丽和稀少。
5. 象床:象牙做的床,这里用来形容织布工具的高贵。
6. 雪综:白色的综线,这里用来形容丝线的洁白。
7. 小龙梭:小龙的梭子,这里用来形容织布工具的神奇。
8. 细穴银光:细小的银色的光线,这里用来形容丝线的光泽。
9. 冰缕:冰冷的丝线,这里用来形容丝线的冷艳。
10. 西邻郎君:指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11. 东海归:从东边的大海回来,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朋友的回归。
12. 芙蓉露白:芙蓉花开的时候,露珠在花瓣上滚动,这里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13. 杏雨:杏花开放的时节,细雨绵绵,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美景。
14. 十二栏:十二个栏干,这里用来形容房子的华丽。
15. 幽怨:忧愁的情感,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心情。
16. 劝织南浦双鸳飞:劝说诗人织出南浦的双鸳图案,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才情。
17. 匿兰含蕙:隐藏兰花的香气,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才情的内敛。
18. 无消息:没有消息,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思念之情。
19. 春酲彤霞:春天的酒醉后,脸上的红晕如同红色的晚霞,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醉态。
20. 乱玉色:混乱的玉色,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脸色。
21. 小龙嘘出风雨声:小龙吹出的风声和雨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描绘的景象。
22. 奔腾触裂双白石:奔腾的骏马撞击裂开双白石,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描绘的景象。
23. 白石国城三十六:白石城的三十六个国度,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描绘的景象。
24. 女子军来两城覆:女子军队攻陷两个城市,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描绘的景象。
25. 鸾歌猿啸强低昂:鸾鸟唱歌,猿猴呼啸,声音高低起伏,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描绘的景象。
26. 北户风来如箭镞:北方的风像箭一样射来,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描绘的景象。
27. 章台公子:章台街的富家公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友人。
28. 豪纵:豪放不羁,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友人的性格。
29. 微词:隐晦的言辞,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友人的劝慰。
30. 郎君辄莫更痴肠:郎君不要再痴迷于过去的感情,这里用来劝说诗人放下过去。
31. 忍作肝心可人痛:忍住心中的痛苦,不让它表现出来,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坚强。
去完善
赏析
《折齿歌》是宋代诗人罗椅的一首描绘女性生活和心理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编织时的专注和细腻的情感。同时,通过想象的手法,表现了女性内心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在整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描写,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折齿歌》是南宋诗人罗椅的一首描绘人生悲欢离合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80年至1190年之间,即南宋孝宗淳熙年间。
在这个时期,罗椅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朋友们纷纷离他而去,这使他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罗椅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怀念。
同时,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处于国家相对安宁的时期,但在政治上仍存在一些矛盾和纷争。孝宗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恢复国家的繁荣,但成效有限。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罗椅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感叹,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
《折齿歌》这首诗以折齿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无法抗拒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罗椅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生悲欢离合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