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中桃花
蓬壶深绝鏁方菲,初见仙桃第一枝。
天近自应风景别,春长莫恨化工迟。
相重朱户人稀到,半掩香苞蝶未知。
想像江南今盛发,亦经频雨稍离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蓬壶仙境,有一颗稀世之珍的仙桃树。这棵神奇的树所结的第一颗果实刚刚被我发现。因为靠近天堂,这里的风景别有一番风味。虽然春天还未完全来临,但这棵树却已经开花结果,让人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这棵珍贵的仙桃树位于一处朱红色的大门内,由于鲜为人知,所以很少有人能一睹其风采。此刻,它的花瓣半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着蝴蝶翩翩起舞。我想像着在江南水乡中,类似的桃树也应已进入花期,经过几场春雨的洗礼,逐渐凋落。
去完善
释义
蓬壶:指代蓬莱仙境, 即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朱户:古代王侯显宦人家朱漆的大门。
去完善
赏析
《馆中桃花》是孔武仲的一首诗作,描绘了诗人所见馆中桃花的美景。全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呈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
首联“蓬壶深绝鏁方菲,初见仙桃第一枝”,通过对“蓬壶”仙境的描述,表现出桃花的美丽与神秘。紧接着,诗人以“初见仙桃第一枝”展现出桃花的珍贵与独特。
颔联“天近自应风景别,春长莫恨化工迟”,诗人通过观察发现,由于地处“天近”之地,这里的风景别有一番韵味;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桃花盛开的时间并不早,这是自然的规律,无需遗憾。
颈联“相重朱户人稀到,半掩香苞蝶未知”,诗人观察到在重重门户之中,桃花显得格外珍贵,人们很少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而蝴蝶尚且不知道这里的花儿已经盛开,更增添了桃花的神秘与美丽。
尾联“想像江南今盛发,亦经频雨稍离披”,诗人想象着江南的桃花此刻也应盛开,尽管经历了连绵不断的春雨,但依然美丽动人。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馆中桃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馆中桃花》这首诗是由北宋诗人孔武仲所创作的。这首诗作于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年),是孔武仲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因得罪权臣被贬至郢州(今湖北宜昌)任职。
在诗人的晚年生活中,他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在官场上受到排挤,因为直言敢谏而屡次遭贬。然而,正是这种困厄的生活境遇,使得他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北宋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文人墨客们注重个性和才情的表现。他们热衷于诗歌、书画等艺术形式,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在这种背景下,孔武仲的诗作也受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喜爱和推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