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家傲

标题包含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但他勤奋好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历任地方官,关心民生疾苦,兴修水利,...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深夜难眠,将军已生白发,士兵们也默默垂泪,共同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痛苦。
去完善
释义
羌管:羌笛,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乐器;悠悠:悠扬哀婉。
去完善
赏析
上阕通过描写塞外秋景,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却又萧瑟冷寂的氛围。“塞下秋来风景异”开篇点题,奠定了全词基调。“衡阳雁去无留意”借物喻情,暗示戍边生活的艰辛。“四面边声连角起”进一步渲染战场环境的紧张气氛,而“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则用画面感极强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苍茫辽远的边塞图景。 下阕转入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与报国之志。“浊酒一杯家万里”直抒胸臆,道尽离人的惆怅。“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典故,突出了将军的责任感与无奈。“羌管悠悠霜满地”再次回到外部环境,以乐景衬哀情,使情绪更加深沉。“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为结尾,既呼应开头的萧瑟景象,又升华了主题,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使命交织的复杂情感。 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有细腻的情感刻画,堪称边塞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仁宗时期,范仲淹在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曾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侵扰。这首《渔家傲》便创作于这一时期。彼时范仲淹已过知天命之年,面对边塞萧瑟秋景、连绵战事,内心充满复杂情愫。他既忧心国事,又思乡情切,更对戍边将士的艰辛感同身受,遂将满腔感慨倾注笔端,以词抒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