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栀子花韵
居士窗前薝卜花,清香不断逗窗纱。
伤和错诋风霜实,照夜偏怜玉雪葩。
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
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窗外栀子花盛开,香气飘来抚摸着纱窗。
在这寒冷季节却能蓬勃生长,犹如夜晚明亮的雪花。
这纯洁如白雪的花儿并不需要炫耀它的美丽,只因它是神灵赋予的。
世人总是被表面的艳丽吸引,诗人啊,我们来探讨一下真正的美丑之分吧。
去完善
释义
1. 薝卜花:即栀子花。
2. 金神:指金星,这里喻指栀子花的美。
去完善
赏析
《次栀子花韵》是南宋诗人陈造的一首描绘栀子花的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栀子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美、自然和人世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的第一句“居士窗前薝卜花”描述了栀子花在作者窗前的位置。通过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栀子花与作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居士”一词也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即一位文人墨客。
接下来,第二句“清香不断逗窗纱”进一步描绘了栀子花的香气。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栀子花的香气比作不断触动窗纱的轻柔微风,形象地表达了栀子花香气的清幽和淡雅。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通过“伤和错诋风霜实”和“照夜偏怜玉雪葩”来赞美栀子花的品质。其中,“伤和错诋风霜实”强调了栀子花在风霜中的坚韧,而“照夜偏怜玉雪葩”则表现了栀子花在月光下的纯洁美丽。这两句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栀子花的品质,使我们对栀子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五、六句“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则是对栀子花的更高层次的赞美。在这两句诗中,作者以“琼树”和“金神”来形容栀子花的洁白和英华,从而表达了栀子花的高洁品质和美好风貌。
最后,第七、八句“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则是作者对于世人对于美的认知的批判。在这两句诗中,作者以“俗眼”和“红紫”来讽刺那些只注重外表的浅薄之人,而通过“诗翁”和“等差”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栀子花韵》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造于淳熙年间所作。淳熙时期正值南宋与金国对峙,国内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陈造是南宋著名文人,他擅长诗词歌赋,学问渊博,受到当时的文人雅士的推崇。他在淳熙年间曾出任地方官,因为官场黑暗,民生疾苦,使他深感忧虑。在闲居期间,他常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诗中的栀子花,象征着洁身自好、清白无暇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通过咏物抒怀,陈造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他也借栀子花的形象,暗示了自己在浑浊世界中的坚守与操守。
去完善